但古往今来,攻城方都会选择劝降,实乃一种心理战术,一种威慑。
做决策的是将领,但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是士兵。
上下未必齐心。
劝降,功的就是士兵们的心。
使者跨马至梧州城门前,声如寒泉,字字清晰:
“吾皇有旨,念及两国旧情,不愿妄增杀戮。”
“然尔等拒守孤城,实乃不智之举。”
“若肯归降,必保城中百姓安泰,免受刀兵之祸。”
萧其峰立于城头,衣袂飘飘,目若寒星。
其闻言后冷笑,其声清越,穿透云霄:“北元贼寇,昔日背信弃义,侵我疆土,屠我子民。”
“今日竟妄谈修好,实乃可笑至极!”
“尔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休想以花言巧语惑我心志!”
使者面色一沉,复又言道:“将军言重了,战争无情,伤亡难免。”
“但若将军执意抵抗,待我军破城之日,必将血洗梧州,鸡犬不留,那时悔之晚矣。”
言罢,使者嘴角勾起一抹阴冷之笑。
此言一出,城上将士果虽心中惊骇,却也激起了满腔怒火与不屈之志。
但亦有少数士兵面露惧色,毕竟北元铁骑之威名,非是空穴来风。
屠城恶名,更是人尽皆知。
使者见状,继续煽风点火。
“吾等拥兵八十万众,乃数倍于尔!”
“尔之守城之力,于吾观之,直如草芥,微不足道。”
“望尔明辨时局,勿为螳臂当车之举。”
“昔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
“此言何解?盖谓智者当审时度势,明哲保身。故劝尔三思而后行,勿蹈不测之祸。”
“若能顺应天命,归附我军,则可共享太平,免遭生灵涂炭。”
“望尔深思熟虑,早作决断,勿贻后悔之忧。”
北元当然没有八十万军。
耶律洪总兵力也就五十万,此外还分出两路齐下蒲州。
但是这番话的力量也在威慑。
他相信,在守城军中一定会有人相信这个数字。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不是现代。
八十万,别说打梧州,打欧洲都行!
果不其然,使者此话一出,城内驻军有许多面色如土者。
萧其峰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更添了几分决绝。
此刻,他若是单说一句“不降”也不够了。
对方攻心的目的已经达成,本就士气不足的守城军如今更加摇摆不定。
若不能安抚军心,则不战先败!
萧其峰轻抚手中长弓,此弓乃祖上所传,历经百战,未尝一败。
他缓缓举起长弓,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夜色。
“嗖——”的一声!
箭矢划破长空,精准无误地穿透使者的耳垂,鲜血染红了其衣襟。
使者惨叫一声,从马上跌落,周围北元将士无不色变。
萧其峰放下长弓,声如洪钟,响彻云霄:“尔等蛮夷,听好了!”
“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我梧州城虽小,却有死战不退之决心。”
“我萧其峰,誓与梧州共存亡!”
此言一出,城上将士无不热血沸腾,齐声高呼:
“誓与梧州共存亡!”
其声震天动地,连那凛冽寒风也为之色变。
使者望风而逃,捂着汩汩流血的耳朵狼狈而归。
耶律洪见状,面色阴沉如水。
敢动我北元使者,也就是说明,你们已有被屠城的心理准备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