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网游 > 平瑶乐 > 第189章

第189章(2 / 2)

在慌乱与惊惧交织之下,李誉的心中却奇迹般地破晓了一线智光,他缓缓勾勒出自以为是的救国于水火之中的妙计。他决定,舍弃那曾象征无上荣耀的国号,转而谦卑地自称为“江南国主”,以此示弱,期许换取一丝喘息之机。

他亲笔书信,字里行间满溢着诚意与哀恳,并派遣其手足情深之弟,郑王李善,踏上朝圣之路,携带满载江南风物与臣服之心的朝贡,前往那权力之巅,上表恳请解除那诏书之中,不再直呼其名、保留一丝尊严的礼遇。此举,既是无奈之举,亦是深谋远虑,意在以退为进,保全国家免于更深的灾祸。

于乐在审阅了这份沉甸甸的奏章后,心中泛起了一丝复杂的涟漪。他终是点头应允,那份宽容背后,或许也藏着对李誉这份识时务的赞许。然而,当李善满心以为能带着希望回归故土之时,却未曾料到,自己竟成了这场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被悄然扣留,成为了双方角力中的一个微妙砝码。

如此一来,李誉的决策虽显悲壮,却也透露出几分智慧与决绝。江南之地,在风雨飘摇中似乎寻得了一丝微妙的平衡,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日在惊恐深渊边缘绽放的智慧之花,以及一位君主为了国家存亡,不惜舍弃一切的悲壮抉择。

李誉以一片赤诚之心,毅然决然地改写了朝纲礼仪,“诏”字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亲切的“教”,一字之变,尽显其示弱之姿。

除此之外,还美其名曰地将中书、门下两省之权力枢纽,化身为左、右内史府,名称的转换间,似乎预示着朝政运作将更趋于内敛与高效。尚书省亦摇身一变,司会府之名,既保留了其掌管财政之实,又平添了几分理财治国的深意。御史台换颜司宪府,监察之责虽重,然其名更显公正严明之态。翰林学士,这群国之文脉的守护者,则被温柔地安置于文馆之中,继续以笔墨书写江山社稷的辉煌篇章。至于枢密院,则悄然转型为光政院,寓意着智谋与光明并蓄,照亮国家前行的道路。

更为令人动容的是,李誉对于尊卑之序的独到见解。他力排众议,将昔日尊贵的“王”爵降格为“公”,此举非但不失体面,反而透露出对瑞朝的无上敬仰与避讳,其胸襟之宽广,可见一斑。

回溯往昔,金陵城内,台殿巍峨,鸱吻傲立,那是对过往辉煌的无声宣告。然而,瑞朝使者莅临,李誉更是下令,使者至,鸱吻隐,以示谦卑;使者去,鸱吻复,则是对国的坚守与传承。

于乐,其心如铁,未因李誉之微露怯意而有丝毫退却之意,非是他无情无义,实乃胸怀天下,愿以一己之坚韧,换得万民安宁,免受战火荼毒之苦。于是,他挥毫泼墨,一纸诏书,晋封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荣耀加身,更于幽州繁华之地,赐宅院一座,意在明里暗里,向李誉抛出橄榄枝,愿其能识时务,主动归降,共襄盛世,免去刀兵相见之祸。

李誉闻讯,心绪难平,既感于乐之雄才大略,又虑自身处境,终是派遣了户部尚书冯鲁,作为使者,携满腔诚意与感激,前往幽州,为李善所受之封赏致谢。冯延鲁,肩负重任,步履匆匆,踏入那座繁华如梦的都城,本欲面见于乐,共商国是,却天不遂人愿,突遭疾患侵扰,身体抱恙,无法成行,只得遗憾而归,留下一抹未尽的期待与未了的使命,在风中轻轻摇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寒门国舅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逍遥紫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