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哲学家与科学家联手,是不是能够揭开宇宙奥秘呢?咱们采访一下双方的意见。
科学家说:“我们很愿意与哲学家们共同研究,科学无国界,也可以跨领域,我们有啥科研成果也没藏着掖着,可哲学家不研究啊。”
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我们从没停止过思考,可问题是科学知识太多,我们思不过来啊,不说别的,光你们物理就有多少个分支?随便拿出来个理论,我们就要学好些日子,还没等学明白,你们又换新的了,我们连一门知识都学不完,又何谈掌握全部知识?没有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研究出哲理来也是片面的,那还有什么用呢?”
作为当年的老领导,哲学觉得科学有些膨胀了,已经脱离了学术模式,出现了宗教倾向。学术和宗教有什么区别呢?从外表上说,学术允许有错,允许超越,宗教不许有错,不许超越。
哲学家严正指出:“真正的学术是允许任何人出错,并鼓励试错的,学者以事实为依据不断改错,力图接近真理。后辈能在前辈的基础上青出于蓝,前辈会很高兴,因此,学术理论可以接受证伪。宗教就不同了,教义教理是神圣的,绝不可能有错,哪个后辈敢考虑青出于蓝,先把你揍绿了再说。
其实学术和宗教在本质上都是思想理论,很多宗教在初创时也是学术,后来因为关系到利益需求等因素,理论被神圣化,老师被教主化,学生被信徒化,这样就成了宗教。然而宗教化也不能单纯以坏事来看待,任何理论从出现到被人们广泛接受,都有一个过程,一旦被接受,就能在一段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思想的稳定性,当新生事物试图打破这种稳定时,即使是出于惯性,也会对新生事物进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