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网游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425章 二代班底的考验,民心所向不可违

第425章 二代班底的考验,民心所向不可违(1 / 2)

二代子弟的凝聚与培养,对一方势力而言极其重要,特别是处在乱世纷争下,可以笑到最后的初代,随便拎出来一位,都是极具能力与特点的。

一方势力的组成,除了领军者以外,还有核心圈,考察圈,拉拢圈,边缘圈……这才构成了完整权力构架。

不是说与群雄逐鹿争雄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切就高枕无忧了。

初代群体凝聚在核心领导左右,勠力同心下击败一个个强敌,在这一过程中,是有淘汰与新晋的,这才是一方势力该有的表现,以此来确保核心圈层的质量,继而在无形中增强底蕴与根基。

在曹昂的眼里,除了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外,在他身边还要有核心圈层文武的子弟,更要有考察圈层的子弟,以此构建起一个兜底的人才梯队,这一人才梯队,是在他成为二代核心后,必须要拉出来能顶上的绝对拥趸。

唯有做到了这点,在新旧权力完成更迭后,才能以最短的时间掌控全局,继而实现他想实现的一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昂重视他们,就会忽略比他们年长的人才梯队,恰恰相反,在培养他们的同时,也会培养一批衔接的核心人才梯队,权力太动人心了,这也使得权力是复杂多样的。

对于培养,对于提拔,曹昂是一刻都不敢松懈的。

因为稍稍有松懈,就可能导致先前所做功亏一篑。

这可不是曹昂想要看到的。

也正是这样,在曹昂留守南阳历练以来,从讨袁之战,到伐荆一役,到征伐荆南,到迎战孙刘,到辗转广陵,到北击青州……这一系列对他,对曹氏都至关重要的节点,他都会叫一批人留守,一批人征战,一批人随军,别管是处在何等位置下,在他的高强凝聚统筹下,这都起到了极佳的历练与磋磨作用。

别觉得留守后方,就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特别是曹昂不在后方下,那压力与担子是极重的。

能够在这种高强度下依旧表现得不错,那成长与改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促成了。

而最叫曹昂满意的,是曹休、曹真、夏侯尚他们,是曹铄、夏侯衡他们,是丁仪、丁谧他们,是曹彰、夏侯楙他们,是郭奕、荀恽、荀俣他们,是蒋济、董恢他们……在自己的有意安排下,通过一次次随军与历练,眼界大开了,这是极其重要的。

而在这大背景下,还有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还有蒋琬、李严他们,更有诸葛瑾、崔钧、孟建、石韬……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历练,特别是那些对曹氏心中有排斥的,曹昂觉得在时间的推移下,这些都是能慢慢改变的。

在不知不觉间,以他为首的征东将军府,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人才梯队,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曹昂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他觉得在核心圈,在考察圈的文武,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还有契机,给推到曹氏的核心圈,考察圈之中,这样就在无形中增扩了谯县曹氏的底蕴与根基!!

不过对于此事,曹昂一点都不着急。

毕竟后续还有很多仗要打,更有不少政治风波要面对,曹昂坚信他所看重的人才,会通过对应的考验,继而跟着他不断向上攀爬的,至于那些掉队的,只要不触碰曹昂的底线与原则,曹昂也不会赶尽杀绝的。

但要是触碰到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残酷。

“这许都还真是热闹啊,直娘贼的,要我说啊,明公的功劳最大,凭什么叫那帮家伙指指点点啊。”

“谁说不是啊,这些时日我在府上待着,听到那些流言蜚语,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汉室宗亲又如何?朝中重臣又怎样?讲一句不好听的话,要不是明公在,他们还不知在哪儿颠沛流离呢。”

“真是没有想到,这打赢了国贼袁绍,叫其麾下损失惨重,反倒是惹出来是非了……”

在许都的一处宅院里,郭奕、荀缉、程武等一众子弟,蒋济、董恢、马良、向宠、陈祗、张通、陈化、周不疑、胡质等一行人聚在一起,有一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也有不少在沉默听着,此间是好不热闹。

吱~

而随着紧闭的房门被推开,一道道目光聚焦过去,就见典满、许仪从房中走了出来,这立时叫不少人围了过来。

“伯颜。”

“伯堂。”

在一些人的喊叫下,典满、许仪相视一眼,在许仪的示意下,典满这才掏出一摞信封,表情正色道:“公子说了,接下来这段时日,你们要做一些事,以对今下许都出现的舆情展开反制。”

听到这话,不少人表情严肃起来。

“公子说了,这是对此前的一次考校。”

在道道注视下,典满拿起一封信封,递到了郭奕跟前,“通过了考校,到时随公子一起南下回襄阳,没有通过的,那就暂在家待几年好好沉淀下,不在许都的,就回各自籍贯,有什么想问的,领到信封后就找伯堂,他会给你们答疑解惑的。”

这……

听到典满这样讲,不少人的脸色变了。

此间的气氛变得压抑起来。

不少人的目光,看向了眼前紧闭的房门。

彼时,在房内。

“公子,这不止是在考校他们,更是叫他们的父辈知晓些事情。”贾诩撩撩袍袖,看向倚着凭几的曹昂。

“只是公子想过没有,这对有些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他们所在的宗族,所牵扯到的不止是……”

“老师觉得这世上有公平吗?”

曹昂露出笑意,迎着贾诩的注视道:“就说我父,这一路上遇到多少坎坷,甚至有几次都险些丧命。”

“但我父何曾抱怨过?”

“据学生所知是没有的。”

“人活在这世上,总归是需要面对选择的,是人,都不能脚踩两只船,这对于他们而言,其中有一些人的确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父辈就在许都,而他们的父辈呢,有些的确需要考虑的更多。”

“但真说起来,铄弟,衡弟他们就公平了?早在江淮一带出乱前,学生把他们派去文则、子敬麾下历练,干好了继续历练与磋磨,没干好就滚回许都去。”

“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更别提去征伐荆南,本就不是什么轻松的,风餐露宿都是其次的,时刻处在危险之下,要考虑到很多,可直到现在,他们可曾写过一封信,向学生抱怨过一句?”

“没有。”

“所以老师,即便是学生,能够维系一个相对公平的氛围,这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学生需要的是一帮跟学生,跟父亲,跟曹氏一心的璞玉,而非是身在曹氏,心却在别处的,这样,学生没有必要为敌人培养,老师觉得呢?”

贾诩没有说话。

这其中暗藏的道理,他如何能看不透彻。

可是有些事情吧,贾诩觉得还是太急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荀彧,如果让他知晓自己的子嗣,要去做一些事,他这心里到底会怎样想?

对荀彧这个人,贾诩接触的不多,但他却了解荀彧的复杂,可另一方面来讲,荀彧在曹氏还处在很特殊的位置上。

“在许都的这些人,不,更为准确的来讲,是处在汉室中枢的这些人,其中有不少啊,跟现实脱节太严重了。”

在贾诩思绪万千之际,曹昂向前探探身,双手按着短案,眼神坚毅道:“他们对底层是毫不关心的,甚至是冷漠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的只有算计与利益。”

“但是他们却忘了一点,曹氏能在官渡一带,在青州一带击败袁氏,恰恰是靠的这些底层群体!!”

“当然,学生并不否认,在这过程中父亲身边的人,还有学生身边的人,一个个所立下的功勋。”

“可问题是他们却看不到,他们总是很自信的认为,即便是靠他们,也同样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呵呵,这是何其讽刺的,老师应该懂得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吧,学生这一次就要叫他们知道,什么叫作民心所向!!!”

贾诩的表情有些变化。

曹昂的话,勾起了贾诩尘封许久的记忆。

最新小说: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