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站着的曹昂,当看到荀彧细微的变化,心里生出笑意,‘有软肋,一切就都好办了。’
而想到这里,曹昂眼神对郭嘉示意。
“文若,公子他即将返回襄阳,不过特意跟明公请了愿,希望能让友若兄能一起南下去襄阳。”
得到示意的郭嘉,笑着上前,“对此明公没有反对,甚至还特意对嘉交代,要动用一切手段,也要将友若兄的家眷,从邺城救出来。”
荀彧听到这话,看了看郭嘉,又看向表情复杂的荀谌,这一刻,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荀彧心头生出。
去襄阳好,比待在许都这个是非之地强!!
“……”
荀彧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而站在一旁的荀攸,别看脸上没有表情,但心里却是不平静的。
论及辈分,他要唤荀彧、荀谌一声叔父,但他的年纪,又比荀彧要大,对于荀彧的想法,荀攸是看的很透彻的。
别看二人都是荀氏一族的,可二人的想法却不一样。
“诸位叔父,还有老师,都别站着了。”而在此等态势下,曹昂却笑着说道:“今夜要不醉不归才是。”
“呵呵~”
曹昂的话,让一些人笑了起来。
‘看来先前许都生出的种种,还真是公子所为。’可在看到此幕的荀彧,却生出复杂的情绪,这是他没有想到过的一种情况。
复立丞相一事,这太大了。
大到荀彧不敢想下去,这会在朝中掀起什么风波。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荀彧不敢想,如果曹操真的被拜为丞相,那会不会在心里生出别的想法。
毕竟在此之前袁术僭越称帝了,甚至他还知晓在冀州的袁绍,其实也起了类似的想法。
如果连曹操都有的话,那汉室……
可在想到这些时,荀彧却犹豫了,他的目光看向了荀攸,看向了荀谌,他如何会不知道,曹昂特意向曹操求情,欲请其兄前去襄阳,这是有目的的。
荀彧的猜想没错,曹昂设下此宴就是有目的的。
曹昂就是要让荀彧知道一点,有些事是他能左右的,但有些事却是不能的!!
当然这话啊,只能意会,却不能挑明讲出。
这次宴席仅仅是个开始,只有一些事在荀彧心中揣住了,那么等宴席结束了,还有一份大礼等着荀彧了。
那就是荀彧的两个儿子,荀恽、荀俣!
跟在自己身边这几年,曹昂对这帮核心二代子弟的关照,那是无微不至的,当然该严厉的时候肯定严厉,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战事就会带上他们,这对他们的眼界与经历,那都是不小的提升。
不然的话,郭嘉他们怎么会接受曹昂的邀请呢?
当爹的,终归是需要表示下吧?
荀彧不表示可有吗?
而当喝了酒的荀彧,回到自己家里,通过自己的儿子知道,他们也参与到一些事情中,这对荀彧势必会有触动的。
按着曹昂对荀彧的了解,其肯定会斥责他那两个儿子的,可这恰恰是曹昂想要看到的。
有些时候啊,有些话,外人讲了触动或许不大,但是当儿子的讲,那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注重家庭,疼爱孩子的,那就更不一样了。
荀彧会经历的,荀恽、荀俣他们同样会经历,尤其是一些话,还是骂他们父母的,特别是自家母亲,做儿子的怎么可能会没有反应?
在荀彧、唐氏他们的教导下,荀恽、荀俣他们哪怕有愤怒,但也会压在心底,最终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用一些别的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家父母不比他们的父母差,甚至要更强。
但在曹昂身边待了几年,曹昂可没压制他们的天性,甚至是叫他们主动释放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喝着酒的曹昂,看着有说有笑的郭嘉等人,在心里早就期待起荀彧跟他儿子激烈碰撞的场面了。
这一碰撞,只要荀彧放到心里,那有些东西就能变!!
你坚持的,你儿子不坚持,这有意义吗?
即便一次不行,那两次呢,三次呢?
曹昂就不相信了,靠这样的刺激与碰撞,就不能叫荀彧有一点点改变,就丞相一事上,曹昂的态度就一个,只要荀彧没有表态,那就代表一切都有可为,因为这些年下来,荀彧在朝中的地位与名望还是有的。
荀彧的态度与举止,是会影响到一些人了。
……
“夫人,陪我喝几杯。”
与此同时,在司空府。
倚着凭几沉默许久的曹操,看着做针线活的丁氏,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子修这竖子,请荀令君他们喝酒,却唯独不叫某去,你说说这儿子是不是白养了?”
“真是白养了吗?”
丁氏放下针线活,深深的看了眼曹操,反问道:“要是他让你也去,跟荀文若坐在一起的话,妾身反倒觉得是白养了。”
“哈哈!!”
曹操抚掌大笑起来,指着丁氏道:“夫人啊夫人,这,是给我缝制的大氅?”可说着,曹操却突然起身,朝丁氏走了过去。
“你那身大氅,破了。”
丁氏抬头看着曹操,有些埋怨道:“叫你别什么都冲在前面,你就是不听,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要是有什么事,叫这一家老小,叫妾身,在这许都还怎么活。”
丁氏的话,叫曹操沉默了。
曹操伸手,将丁氏揽在怀里。
“难得你有兴致,妾身去温些酒。”丁氏推开曹操,在曹操的注视下,伸手擦了擦泪,随即起身道:“等着妾身。”
“好。”
曹操露出笑意道,可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适才丁氏的那句话,在许都怎么活,对曹操的触动太大了,自迎奉天子定都于许以来,这有多少人在背地里算计他啊,算计曹氏啊。
也是这样,让曹操愈发觉得,当初没有让曹昂跟着他回许,是非常明智的决定,虽说这竖子的成长,超出了他的预料。
可这也比跟他一起归许,被人算计要强啊,真要是那样的话,此前跟袁绍交战,他真能取胜吗?
“愣着做什么,过来帮忙。”
丁氏的声音响起,叫曹操回过神来。
“夫人,怎么不叫下人做这些?”
曹操皱眉上前,忙伸手从丁氏手里接过酒尊。
“不想叫外人,扰了你我的兴致。”
丁氏看了眼曹操,就忙碌起来,“说起来,很久没有跟府君对饮了,难得府上清净。”
“呵呵~”
听到这话的曹操笑了起来。
不多时,东西都准备好了。
曹操、丁氏对坐着,在曹操的注视下,丁氏为曹操斟酒,见丁氏这般,曹操倚着凭几,露出淡淡笑意。
跟丁氏待在一起,曹操能卸下所有防备与面具,很舒心,也很心安。
“夫人心里没有埋怨过为夫吧?”曹操接过丁氏递来的酒觞,眼神示意丁氏过来,嘴上笑着说道。
“埋怨你什么?”
丁氏起身朝曹操走去,端起酒觞,“埋怨你不着家,埋怨你纳妾,埋怨你忙各种事?要真是这样的话,妾身就不会待在家里了。”
“呵呵。”
曹操笑了起来。
“孟德,这些时日累坏了吧?”可丁氏说的话,却叫曹操收敛笑意,“我看你都长了不少白发。”
讲到这里,丁氏依偎到曹操怀里。
“怎么能不累呢。”
曹操长叹一声,伸手揽住丁氏,“朝中的一些人,跟袁绍眉来眼去的,他们啊,自始至终就没瞧的上曹氏。”
“而袁绍呢,对他的脾性,没有谁能比我更了解的了,这一次他是败了,惨败而归,但在他心里啊,肯定会再度起兵的,他可以败给所有人,但唯独不能败给我曹孟德,不,败给他眼里的曹阿瞒!!”
“在我眼里,他袁本初不及你万一!!”
丁氏抬起头来,眼神冷冷道:“说起来,他有什么骄傲的,一个庶子,不过是过继成了嫡子,要不是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他袁本初什么都不是。”
“哈哈!!”
见丁氏如此,曹操大笑起来,“那是,跟我比起来他不行,而生养的长子,他依旧是比不过我。”
“说起来,子修的表现,还真是叫我心惊啊,特别是解决了广陵之战后,敢领着那么点兵马就北上,还把袁谭给打败了,这真是太叫我心惊了。”
“也不看看是谁的种,又是谁养大的。”
丁氏白了曹操一眼,“子修有此表现,我一点都不奇怪,跟你年轻时太像了。”
讲到这里,丁氏拿起酒觞。
“夫人要这样说,还真是。”
曹操喝下觞中佳酿,笑着说道:“这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子修也当父亲了,我也做了祖父了。”
“这不好吗?”
丁氏笑道:“人丁越兴旺,曹氏越安稳,当初你叫子修留在南阳,而没有带着一起回许都,现在想想,还是你想的对。”
“不埋怨我了?”
曹操放下酒觞,伸手将丁氏揽在怀里,“当初你可不是这样的。”
“早就不埋怨了。”
丁氏贴着曹操,笑道:“毕竟是妾身养大的,突然间离开,妾身这心里有些不舍。”
“你这不舍倒好。”
曹操大笑起来,“跟我商量都不商量,便把文烈他们全派去南阳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分家了。”
“你是不知道啊,就因为你做的这件事,当初叫不少人来找我,非要把自家子弟给派到南阳去。”
“在父母身边,如何能成材?”
丁氏却道:“外人怎样想,妾身才不管,只要夫君没有多想,对妾身而言就够了。”
“是啊。”
曹操长叹一声,但脸上却露出复杂之色,而丁氏呢,则静静的依偎在曹操怀里,为这对父子,她真是操碎了心,没有一个叫她省心的!!
“夫人,你觉得我要真做了丞相,这对曹氏是好事吗?”不知过了多久,曹操言语间带着唏嘘道。
“是不是好事,妾身不知。”
丁氏轻声道:“这是夫君要考虑的,但妾身却知一点,能力压袁绍一头,把汝南袁氏倾覆掉,这对曹氏是好事!!”
“此前那一战,曹氏与袁氏彻底撕破脸了,而袁氏呢,是经过这些年,门下门生故吏少了不少,可与之有联系的却依旧很多。”
“袁氏不败,则势必会叫一些人多想。”
“也是这样,子修才会背着夫君,为夫君分忧吧,这孩子就这点不好,有什么事,不先讲出来,总想着先做出来。”
“唉~”
曹操轻叹一声,“过得真快,子修又要离开了,说实话,我这心里是有不舍的。”
丁氏眼眶微红起来。
“孩子大了,该摔打还是要摔打的。”但丁氏嘴上却说,“看着子修他们的变化,妾身还是挺高兴的。”
“夫人,你说稷儿,长的更像谁一些?”曹操低下头,轻抚丁氏道:“是像子修呢?还是像咱那位儿媳呢?”
“或许像子修多一点吧。”
丁氏说道。
“呵呵~”
此间响起曹操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