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哧,”一个太妃拿帕子遮了遮嘴,“娘娘,臣妾愚笨,那当初皇帝冒着前程不顾求娶娴嫔又是怎么回事?先皇好像也不是那么满意啊。”
“欸,先皇可能也不希望他的儿媳妇是个会当众放屁的吧,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墙头马上,哈哈哈哈,那她要什么名分啊,一辈子被养在乐善堂不行吗,那又不是什么花园,好歹是潜邸呢。”
“是啊,哈哈哈哈。”
宜修每天就经历这些,回去之后她的只要动用钉子就被人除去,基本都是皇帝皇后动的手,偶尔有太妃在里面浑水摸鱼。
都能看出慈宁宫寿康宫不和,所以他们可劲的玩,青樱那青梅竹马闹得满宫皆知,宜修这被嘲笑的不想出门。
青樱那边送什么落梅汤,运和就去给皇帝送绿豆汤,反正真爱无敌嘛,还让整个后宫都做绿豆汤,宫人喝,侍卫喝,宫外百姓喝。
一个个有条不紊的,一下慈宁宫太后的贤名就传了出去,趁着这把东风,运和放身边的宫人出宫,都是老嬷嬷了,让她们出去运和时不时问着,外面人也不会看轻,让她们直接在宫外开粥棚,顺便收养孤儿乞儿,有喜欢的直接收了义子义女。
再以太后的名义让致仕的老头过去给他们教书识字,一路往上参加科考,不喜欢学的人就去找自己想做的,反正必须有一技之长,出门不能饿死,年满十六岁时必须离开慈济堂。
此后过的不论好坏,每年都需给慈济堂支付五两银子,偿还养恩,十年后还清。
而且他们这些人都是在钮祜禄三字中任取一字为姓氏,以示对太后的尊敬,皇帝刚开始还在那劝呢,就是再难都没有把太后身边人放出去的道理。
结果那些人刚动手,皇帝那边基本就明白了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们此时阻止无异于告诉百姓官员,他们不想帮这些孩子。
太后信不过别人让自己的嬷嬷去做这些事情?这是个什么情况?只不过眼尖的大臣直接去告了,两眼一睁就是干。
“户部何在?工部何在?那些孩子在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太后娘娘慈爱,只是你们呢?皇上,臣怀疑户部尚书中饱私囊,而且侍郎大人每日下值都路过那些小乞丐乞讨的地方,但是侍郎大人一直视而不见,请皇上决断。”
脖子梗的老直了,就差说什么请苍天辩忠奸了。
皇帝不可能因此处理他的重臣,训斥几句之后就让人赶紧戴罪立功,此时的高家已经从一些包衣家族的暗示中发现了些东西,他当然不会去想皇帝做了什么,只会觉得是太后做了什么,不然纳亲怎么会那么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