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的事你不上心,整天纠集一帮家奴舞枪弄棒你倒是比谁都上心!”朱祁镇瞪了一眼袁桢,不满道。
“……”袁桢刚想辩解,被弟弟袁暄给拉住了。
“皇上您消消气,家兄确实不善商贾之道,”袁暄躬身说道,“刚才您说的治河工程承包一事,臣听明白了。”
朱祁镇又瞪了一眼袁桢,对袁暄道:“那你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办?”
袁暄想了想,笑道:“皇上是不是打算以皇家商会的名义将治河的工程分包下去?”
朱祁镇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想着不如工部将这治河事务总包给大明皇家商会,臣敢打包票,绝对能将此事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袁暄道。
“话说的容易,可这事真要做起来却是极难的。”朱祁镇叹息一声道,随即他点了点桌上王佐留下的户部账册,又道:“大明朝一年的赋税就一千多万两,国家太大,花钱的地方太多,所以朝廷一下子拿不出如此巨额现银治理黄河。”
“皇上,臣知朝廷的难处,也知您的一片拳拳爱民之心,”袁暄上前一步,将一本小册子恭敬的递了过去,又调整了方向,摊开,又道:“皇上请看,这是大明商会入股富商的全部底细。”
朱祁镇疑惑的看了看他,拿起小册子看了起来。
朱祁镇越看脸上的神情越精彩,好家伙,没想到这些商贾一个个居然有这么多家产,朱祁镇快速在心里粗略算了一下,这一百多个富商的家产加起来居然抵得上大明朝一年的两淮盐税之和还要多。
“皇上,臣是这么想的,如今皇家商会的信用绝对是这个,”袁暄竖了个大拇指,又笑道:“不如就以商会的信用做担保,先让
“臣想着毕竟这么大的工程,不是一两年就能完事的。这钱呢也不用朝廷一次性付完,比如砖石木料进场后,朝廷只需拿出总价的一成付给商会,再由商会分拨给
“等工程完成一半,咱们检查合格了,在付给他们三成,等完工后,在付给他们五成,”
朱祁镇听的频频点头,心中高兴,这个袁暄还真是个经商的人才,不过随即他又有些生气。
“袁桢,你可听明白了?”朱祁镇看着像个木头似的杵在那的袁桢,怒道。
“臣……大概听明白了。”袁桢有些心虚。
朱祁镇没在搭理他,而想了想,道:剩下的那两成呢?“
袁暄一笑道:“押金!治黄是牵扯北方数省数百万百姓性命的大事,一旦谁承包的河段河堤出了问题,那他这最后两成别想要了,而且还要把之前拿到手的全部吐出来,不仅要吐出来还要狠狠地罚他们,罚的他们倾家荡产,如此才能保障河堤质量。”
“质保金?”朱祁镇脑海中蹦出一个后世的词,随即笑道:“好,此事就交给皇家商会了,一会朕给你一道手谕,你拿着它去和工部一起拿出个章程出来。”
“臣遵旨。”
“袁桢,”朱祁镇又是脸色一紧。
“臣在。”袁桢赶紧躬身。
“你是太皇太后的表亲,朕的表哥,朕当初把皇家商会交给你,就是因为咱们是一家人,事儿交给你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