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军集结完毕,以黄河为界,开赴南北两个战场。
黄巾军也是大肆汇聚在冀州南部和颍川一带。
两大集团即将开始投入几十万人,进行血腥的对抗厮杀。
以夏凡的微末实力,在这滔天巨浪之下,不仅难以取得好处,甚至还可能被无情碾轧。
风险跟收益严重不符,是以,夏凡前期的各种布局皆迅速收尾,众人回归辽东沓氏,笑看风云。
而黄巾起义也迈入了历史该有的轨迹。
一开始黄巾军以“行事迅速官军无备+人数众多兵源充足”的优势,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巨鹿郡,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被起义军俘虏;
南阳郡,自称“神上使”的张曼成,在起兵后,连攻二十余日,终于击杀南阳郡长褚贡,占据宛城;
汝南郡,汝南太守赵谦于邵陵被黄巾击败;
广阳郡,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被黄巾斩杀……
总而言之,黄巾形势一片大好!
越来越多人终于从许久以来的“强汉”梦中清醒,惊恐的发现,社稷有变,或有倾覆之危!
一时人心惶惶。
……
颍川。
避居山中的水镜先生,望着眼前正读书沉思的得意弟子,面有微笑。
“奉孝啊,黄巾猖獗,大汉或亡,你如何看?”
一年的苦学不辍,此时的郭嘉已然从那个机灵的书童,正在转变为一个深沉的智者。
见司马徽考较,郭嘉恭敬起身,先是回礼,继而答道:“恩师在上,依弟子之见,黄巾必败!”
少年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司马徽满意道:“哦?试分析之!”
郭嘉抬头答道:“奉孝谨言:一曰天命所归,人心未离。汉室虽衰,然四百载基业犹存,忠臣义士尚存砥柱之心。张角辈以妖妄惑众,言";苍天已死";,然百姓但见太平道符水祝由之术,未见经国济世之略。朝廷虽暗弱,仍有皇甫嵩、朱儁等宿将持节讨逆,州郡豪杰多应王师,此民心未可尽夺也。
(翻译一下:第一,汉室根基尚存,民心未彻底背离。汉朝虽然衰弱,但四百年积累的统治根基仍在,仍有忠臣良将支撑朝局。张角用";苍天已死";的迷信口号煽动百姓,但太平道仅靠符水治病、咒语驱邪等手段,缺乏治国安邦的实际策略。朝廷虽腐败,仍有皇甫嵩、朱儁等名将领兵镇压,各地豪强也支持朝廷平叛,可见民心并未完全倒向黄巾军。)
二曰军略失序,乌合难恃。黄巾聚啸三十六方,号称百万,然部曲不习战阵,攻城略地如蝗过境,终不能据州连郡以成犄角之势。如张角兄弟早殁,余者韩忠、波才辈各拥部曲,号令不通,进退失据。譬如散沙覆水,虽滔天一时,终溃于堤岸。
(翻译一下:第二,军事组织混乱,缺乏战略体系。黄巾军号称百万之众,但队伍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作战如同蝗虫过境般掠夺,始终无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如张角三兄弟战死,韩忠、波才等残余势力各自为战,指挥系统瘫痪。这种乌合之众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一击即溃。)
三曰粮秣无继,困兽难久。彼等起于草莽,劫掠为资,初时裹挟流民如滚雪,然中原久经战乱,仓廪本虚。及至朝廷坚壁清野,绝其粮道,百万之众顿成饥虎。昔钜鹿之围,人竞啖尸;广宗困守,马骨为炊,此非天数乎?兵法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黄巾昧于此道,焉能久持?
(翻译一下:第三,后勤保障崩溃,难以持久作战。起义军靠抢劫维持补给,前期裹挟流民迅速扩张,但中原地区本就因战乱物资匮乏。当朝廷采取";坚壁清野";策略切断粮道后,百万黄巾军陷入饥饿绝境。巨鹿被围时出现人吃人惨剧,广宗守军甚至煮马骨充饥,这正是后勤崩溃的恶果。兵法强调";粮草先行";,而黄巾军忽视这一点,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