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告老还乡(2 / 2)

隆庆帝抬起手,示意将士们安静,然后缓缓开口:“众将士听令!此次出征,你们历经艰险,扬我大明国威,实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朕定不会亏待你们!”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将士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期待的光芒。

他们知道,论功行赏环节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隆庆帝看向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蒙古将领,正是蒙古万户巴特尔。“巴特尔听封!你虽出身蒙古,却一心向我大明,此次征战,屡立奇功,朕封你为忠义王,与顺义王并列,享同等尊荣!望你日后继续为我大明戍守边疆,保我百姓安宁!”

巴特尔单膝跪地,激动地说道:“陛下如此厚爱,臣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这一封赏,不仅是对巴特尔个人的嘉奖,更是大明对蒙古各部的分化与拉拢。

对于那些跟随出征的土司军队,隆庆帝也有安排,让他们衣锦还乡,成为各自所属土司领地内的朝廷带兵将领,不受土司节制!

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削弱土司势力,加强朝廷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掌控。

那些被封赏的将领们,既惊喜又惶恐,纷纷跪地谢恩,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好好表现,不负皇恩。

对他们来说,已经见识了朝廷军队的战力;如今又有朝廷作为靠山,他们又没能臣服原本的土司。

而大明京营,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力之一,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即京营扩建,凯旋的京营将士全部升官!

这一消息一宣布之后,如同惊雷般在京营将士中炸开,欢呼声瞬间响起。

这些将士们,原本就对京营的未来充满期待,如今得到这样的赏赐,更是士气大振。他们明白,这不仅是对他们战功的认可,更是意味着京营在大明军事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同样迎来了重大变动。谭纶凭借在此次军事行动中的出色谋划与调度,被隆庆帝召入内阁。

谭纶一向以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着称,他的入阁,让内阁的权力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

而俞大猷和戚继光,这两位大明的名将,更是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赫赫战功,被封为伯爵。

总得来说,封赏最高的,是巴特尔;给了个王爵。而领兵的统帅却只是入阁而已,似乎本末倒置了。

但是,谁都清楚,巴特尔会封王爵,只是让他牵制顺义王而已。

这一点,甚至连巴特尔自己都明白。不过,他乐意。

当初不看好征讨倭国,他是被俺答汗给放弃的。如今,他立功受封王爵回去,又岂会继续臣服俺答汗。就和那些土司的将领一样,他如今背靠朝廷,根本就不用怕顺义王。

一个月之后,在“悦来居”,这个京城颇有名气的酒楼,谭纶和戚继光特意包下此处,为即将告老还乡的俞大猷践行。

俞大猷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虽已年逾花甲,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股久经沙场的英气却丝毫未减。

他早早便来到了酒楼,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地看着窗外繁华的街景,眼神中透着一丝眷恋与感慨。

不多时,谭纶和戚继光携手而来,两人都是身穿便服,表明是私人聚会。

二人见到俞大猷,都是笑着打招呼,多年一起为大明杀敌,彼此之间,都不用多说了。

三人寒暄一番后,便在桌前坐下。

酒过三巡,俞大猷轻轻放下酒杯,目光望向窗外,缓缓说道:“此次我告老还乡,离开这繁华的京师,心中虽有不舍,但也知天命难违,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只能告老还乡了。”

谭纶的眼中闪过一丝敬意,说道:“俞老将军一生为大明南征北战,先是扫平倭寇,后又参与诸多战事,功绩赫赫,实乃众人楷模。如今您安心颐养天年,也是应该的。”

戚继光接口,笑着说道:“谭大人所言极是。”

俞大猷听了,默默地喝了杯酒,然后说道:“此次朝廷大封功臣,应该都能看得出,朝廷是有意对蒙古和土司动手。只是这其中牵涉诸多利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说道:“只是可惜,我没法再出力了!”

谭纶听了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蒙古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哪怕如今顺义王臣服,也一样不能轻视,朝廷要加强掌控,那是定然之事”

“而改土归流是必然之事,但是土司势力在地方上根基深厚,此次朝廷削弱其对军队的掌控,他们定不会善罢甘休。”

听到这些话,俞大猷又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戚继光,语重心长地说道:“元敬,我虽不能再与你并肩作战,但你还年轻,且身负绝世将才。倭寇之患,经我等多年努力,虽已基本根除,但切不可掉以轻心。而如今朝廷对蒙古和土司的举措,你更要时刻关注,小心应对。边疆安稳,关乎大明国运,你责任重大啊!”

戚继光神色严肃,起身抱拳说道:“俞老将军放心,元敬定当铭记,为大明江山社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谭纶也点头说道:“俞老将军,我在朝中也会尽我所能,与戚继光将军相互呼应,为大明的稳定与繁荣,全力以赴。”

俞大猷看着眼前这两人正当壮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有你们二人在,我这老头子也就放心了。想当年,我等为根除倭寇,出生入死,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能看到倭寇不再为患,我也算此生无憾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为大明的兴盛而努力,莫要让那些外敌再有可乘之机。”

要是官场之上,他肯定没法说这个话。但是如今,只是好友之间,他又是告老还乡,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说话也就少了顾忌。

三人又就朝局的具体应对之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讨论,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俞大猷起身,望着谭纶和戚继光,说道:“时候不早了,今日与你们二人畅谈,我心中畅快。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你们多多保重。”

最新小说: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