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网游 > 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 > 第269章 袁斌出征

第269章 袁斌出征(2 / 2)

袁斌也早闻先登营威名,自是欣喜万分道:

“谢父亲!季彦定不会让父亲失望,必为我袁家立下大功!”

袁尚见代父留守邺城计划落空,甚至自己“垂涎”已久的先登营,竟也被父亲赐予四弟袁斌,心中不由妒意更盛。

其将心一横,竟对父亲袁绍请命道:

“父亲!四弟年幼识浅,未经风浪,请父亲将先登营交予孩儿!孩儿愿率军出征,为父亲擒来公孙瓒。”

此言一出,不光是袁斌愤愤不平,连袁尚倚赖甚重的审配,逢纪亦是眉头大皱。

袁尚如此直白与袁斌抢功,明显是见父亲袁绍被沮授,袁斌说动,有亲自坐镇邺城之意,那自己安插亲信,培植己方势力的意图便付诸东流。

那便不如退而求其次,与袁斌争夺兵权,将先登营收入囊中,借出征公孙瓒获取军中威望!

只可惜......袁尚的如意算盘,根本瞒不住父亲在内的场中众人。

袁斌少年老成,心性沉稳,他虽对三哥的咄咄相逼,也是心中恼怒,但他素知袁家内部矛盾重重,父亲也未必便会如袁尚所愿。

果然,袁绍面色阴晴不定,对袁尚这个宠爱的三子也浮起一丝不满之色。

沮授对袁尚“表演”颇有些嗤之以鼻,他这等智者在袁家多年,早对袁家诸子秉性洞若观火。

袁斌虽是主公宠爱幼子,但从不恃宠而骄,为人低调。今日请命与自己领军出征,必定也有避祸自保之意。

沮授一向以袁家大局为重,他权衡片刻,谏言道:

“主公,二位公子皆为仁孝之人。但三公子久随主公理政,事务娴熟,正当辅佐主公,一同留守邺城。四公子虽年轻,却志存高远,心向军旅,正可投身战阵,磨砺一番!如此二位公子各行其是,方可为主公分忧。”

沮授之言,正和袁绍心意,袁尚虽聪慧骁勇,但近年来却伸手“过长”,不断笼络审配,逢纪等河北士人,急于培植己方势力。

自己即便有意让袁尚登上袁家储位,当下也不得不对其打压一番!

一念及此,袁绍摆出一副威严之色,缓缓道:

“公与所言,甚合我心!为父心意已决,显雍(袁尚)留守邺城,助我署理冀州政务,调配粮草兵马,支援易京前线!”

“季彦为中护军,统领先登营,随公与率援军三万,与颜良,文丑二将一同围攻易京城塞!同时命张合,高览做好准备,时刻准备南下支援!”

袁尚见父亲神情严肃,竟还欲争执一番,却被审配,逢纪二人以眼神制止。

己方“政敌”辛评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主公谋主田丰,沮授二人皆反对主公亲征易京,若是己方一意孤行,又去争夺兵权,反倒更易引起主公猜忌,对袁尚立储之事不利!

袁尚见审配,逢纪二人如此,虽是心中不甘,也只得就此作罢,不敢再言。

此刻,袁绍想起多年宿敌公孙瓒,终于要亡于自己手中,不禁踌躇满志,露出得意神情道:

“此番攻灭公孙瓒,青,冀,幽,并四州便尽入我袁家掌中!我袁家天下第一诸侯更是实至名归,他日南下中原,定鼎天下,诸君功绩,我袁本初绝不相忘!”

“愿为主公(父亲)效死!”

连袁尚,袁斌二子在内,场中袁家重臣皆拱手应道。

袁斌心中却涌起一阵复杂心思,暗道:

“如今我退出储位之争,却得掌兵权,远离邺城是非,实是因祸得福!只可惜......阿姐不在我身边!”

“听闻阿姐业已成婚,却不知我姐弟二人何时才能重逢,顺便见见那位素未谋面的姐夫!”

近年雪筠通过烛龙秘谍布置于河北的情报网络,与袁斌多有书信往来。数日之前,她已将自己与霍骁成婚消息,送至弟弟袁斌手中。

袁斌得知孤身流落江湖的阿姐终于成婚,寻得归宿,也不禁为其欢喜万分。

两日之后,袁绍派沮授,袁斌统兵三万支援易京的消息,已被霍骁,雪筠麾下的烛龙秘谍侦知,火速传信徐州下邳。

而另一支身负重任的烛龙秘谍,亦与公孙瓒达成“秘密协议”,他们趁袁军还未将易京彻底合围,便迅速出城南下,欲向首领霍骁当面禀报。

下章预告“河北之行”!

最新小说: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