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战场上,随着孙雍麾下精锐抽离,一场大的溃败,正在发生。
仅凭大营内,那些作战意志不坚定的普通役卒,直面夏军的装甲战车,和石炮床弩的连番轰炸。
沿线二十多座寨墙,连半刻钟都抵挡不了,便直接崩溃。
高空俯瞰,河东中军,三十多万人,仿佛热窝上的蚁群般,相互践踏,四处乱窜。
没了孙雍、杨奉、韩暹、胡才、吴刚、李乐、郭太等河东高层将领的统筹。
数十万失去领导,失去组织,失去调度的普通士兵,比蚂蚁还要来的好杀。
因为热锅上的蚂蚁,最多也就是,被烫的四处乱爬。
但河东士兵却是人,横冲直撞四处乱窜,只是仓惶之下的一种表现。
更有甚者,为了一匹战马,你争我夺,相互残杀都不稀奇。
这一刻,崩溃的不止是中军战场,东线战场上的西凉军,也在大面积的败逃。
孙雍撤离的太过突然,根本毫无预兆,更没有通知东西两线的董卓和刘岱等联军。
等到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徐晃的中军已然突破河东防线。
麾下铁骑,正在纵向穿插,驱逐溃兵,冲击西线战场上,袁绍袁术等地方联军的后营大寨。
西线战场上,云集着大汉境内,数十万的地方武装。
这些人中,有刘岱的兖州军,王匡的河内兵、曹操的沛国兵,袁绍的渤海兵、孔融北海兵...
以及张超广陵兵、鲍信的济北兵,陶谦丹阳兵、张杨乐陵兵、桥瑁的东郡兵等各路将近六十万的兵力。
趁着刘宏将军政大权下放,释放的阵风红利中,招兵买马,疯狂爆兵扩军。
像刘岱、张邈、袁绍、鲍信、曹操这些人,巅峰时期,麾下人马一度超过十万众。
可惜这阵风,来的快去的也快,膨胀的越厉害,后期遭受的反噬就越重。
亦如当初的淇水战场上,谁的兵力最多,冒头最严重,董卓便会针对性的,消耗谁...
驱使刘岱、曹操、袁绍、这些地方联军,当做攻城炮灰...
而且除了来自董魔王的压制之外,还有后续的粮草后勤补给运输的问题。
十几万人吃马嚼,根本不是一县一郡之地,所能承载的起的。
此番的河东战场上,若非有着孙雍的慷慨解囊。
和本地两大粮仓作为支撑,整个西线的地方联军,恐怕已经不战自溃了。
纵使经历过董魔王的压制,和无情消耗,但刘岱袁绍这样的地方联军,依然保持着将近六十万的庞大规模。
如此庞大的军事规模,看上去很唬人,然在真正的战阵宿将眼中,无非是一群互不统属的乌合之众罢了。
此时正北方向,有云中军团的臧霸,率领麾下三万战兵和八万副兵,共计十一万人,狂突猛进,连破八重营阙。
东北方向,还有徐晃麾下六万铁骑,驱逐数以十万计的河东溃兵,冲击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