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哪个叶指挥使主动归降,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要徐长海派人去私下接洽,并许诺一定的好处,对方大概率就会开城献降,直接免去这一仗。
又或者他们殿下控制京畿,登上皇位。
那天策就是名正言顺的王师,那个指挥使,包括四川其余两司,各地府城卫所驻军,都不敢再阻拦。
可这些,无疑都不可能。
天策占据绝对优势,所向披靡,根本没有人有资格和他们谈条件。
后者,朱缙振率领的苍云铁骑算算日子还未抵达京城,就算整个大明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但一天没有正位称帝,朱缙振就一天只是亲王,而非大明天子,九五之尊。
四川都指挥使宁愿战败被俘,也不愿意担个不战而降的名头,大部分也是这个原因。
……
成都府,府衙!
四川三司所有四川高层,包括成都府,以及周边所有地方豪强,没有被秘卫针对提前震慑的许多武林高手,全部汇聚于此。
“报!”
“城门前,有天策叫阵,让指挥使开城投诚。”
“他们说……”
“说什么”一名参将问道。
“他们说,只给叶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一旦过时,就算是只慢一个呼吸,他们都会开始强攻,决不纳降。”汇报的将士声音一抖,差点哭出来。
决不纳降。
这四个字,对于战争稍微有点了解的,都会自动脑补,觉得徐长海那番话的意思是,过一炷香时间还不投降,就不接受投降,将会屠城的意思。
他虽只是传令兵,但是也是四川成都府的一员。
如果天策真的选择屠城,他也没有幸存的可能,岂能不慌
叶淮和其余众人惆怅叹息。
徐长海的话,就是天策的最后通牒。
却难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再怎么说,如今天策也仅代表一方王侯势力,而四川都指挥使,他们在列的每个身居要职的,都代表着大明一方,大明的脸面。
投降二字。
没人说得出口。
都在等着背锅的那个人。
成都府知府陈瑜,无奈的长叹口气,摘下自己的官帽,率先开口问道:“天策府已兵临城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都说说,怎么办”
“开城门,还是……”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皱眉道:“不开,又如何”
“不开”不少人发出惊呼。
天策府兵临城下,不开城门,难不成要他们真的和天策决一死战
“天策府虽所向披靡,难以抵挡,可根据斥候的探查,前面数次战役,天策接连了击败两司三卫,却没有大开杀戒,我不信徐长海真敢屠城。”
“再说,成都府城墙高有十余丈,易守难攻,龙州司和天全六番司虽然败了,但城内还有十几万大军,再加上嘉定、重庆、泸州、叙州调兵,只要拖延一时,等到援兵到来,纵不能分庭抗礼,或许也能拖到肃王登上那个位置”
“若是不行,还能向云贵借兵,集三地之力,数十万大军,总能挡住吧”
他们如今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朱缙振还没坐上皇帝的位置。
只要朱缙振靖难成功,坐上皇帝的位置,四川三司和成都府现在面临的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那位肃王殿下和天策统领虽心怀仁慈,没有大开杀戒。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敢杀人,你何以保证,我们不开城门,触怒徐长海后,他们攻破城池,还能一如往出”成都府知府陈瑜,皱眉反问。
“我赌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