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回到家的时候厨房里正在炒最后一个菜。
“回来了?你们去洗手吧,马上就可以吃饭了。”吴氏看着手牵着手进来的兄妹俩,连忙说道。
秋桐给俩个小家伙打了热水就往正厅里端菜。
俩人洗好手就往正厅里去,大家都坐在位置上了,连村长也来了。
“村长爷爷。”
“村长爷爷。”
辛梓霖和辛梓瑶赶忙叫人。
“好,好。你们兄妹俩出去一趟看着壮了些,外面好玩不?”
辛梓瑶点了点头,但没说话,落崖城的事不能说出来,但她对其他地方不熟,也不敢乱说话。
“村长爷爷,以后可以让大壮叔带你出去走走,外面可漂亮,有些地方山清水秀,看着就让人心里舒服。”
“哈哈,你这小子,咱们邢家村难道不山清水秀?”村长不赞同的说道。
“不一样的,咱们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就是一般村落,那些地方就像书里写的世外桃源。”
“叔,别听他贫,来吃饭,菜一会冷了,大壮哥来。”
辛连打断了俩人的对话。听到辛连说开饭了,两个孩子也不说话了,自己端着自己的小碗坐在辛连和吴氏旁边。乡下人没有男女不同桌的习俗。
只是榆衣和秋桐本来打算自己在厨房吃的,他们毕竟是下人,以前在落崖城也是条件有限,而且都是自家人还是过年人多热闹就没有避讳了,但榆衣俩口子觉得来到村里,现在还有客人,他们应该避开的,但被辛连阻止。
于是屋子里六个大人,两个小孩刚好八个人,四方桌刚好一边坐俩人。
“辛连呀,你家这个鸡,倒是和年前我们在山里猎到那只的口感差不多。”
辛梓霖和辛梓瑶听了这话悄咪咪对视了一眼,没被村长父子俩发现。辛连笑着回道:“是吗?我们这只还不是回来路上小六猎的,你看这不还给了它一个大鸡腿。”
背锅侠小六看着自己眼前的大鸡腿,再抬头看见村长父子俩眼里的火热。嗯没错就是我猎的。
“你家这小六,看着更像狗崽了!”村长看到小六那兴奋摇尾巴的模样感叹了一句,然后小六直接屁股对着村长他们了。
“哈哈!你看真的有灵性,说它像狗崽还不高兴了。”
“村长叔,那个差的钱我明日给你送过去,然后招工的事就等今晚我们家里商量好了再告诉你,我们刚起了这个院子,估计也请不了太多人,工钱也高不到哪里去。”
“嗯,你们看看瞧。”
吃完饭,村长父子俩又坐了一会才走。等人走了以后,辛连把桌上的作坊钥匙递给了榆衣。
“暂时这边不会起屋子了,你们把你们马车赶到那边仓库的位置,暂时你们就住在马车上,这样也省得单独隔,等天气好一些,看手里钱够,我们就起一个新屋。”
“是主子。”
作坊的位置在他们刚来的时候辛连就指给榆衣看过。
一家人安顿好以后,也早早地洗漱睡觉了。
“爹,今天我和哥哥去赵爷爷家的时候遇到年前遇到那个找我们问热水的人了,那人是赵爷爷师弟。但我感觉他不是一般人。”
“哦?怎么回事?”
“说不上来。听赵爷爷介绍说他叫风惊羽。”
“风惊羽!?”辛连有些震惊地重复着,“瑶瑶,你确定你没听错?”
“没有的,哥哥也听见,怎么了爹爹?”辛梓瑶听到她爹惊讶的声音顿时有好奇的问着。
“这风惊羽,如果没错就是皓天国的国师。”辛连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你们有跟他接触吗?”他严肃地问。
“我就在赵爷爷家问了他是不是赵爷爷的亲人,他就说是赵爷爷的师弟,后来是赵爷爷出来才说他叫风惊羽的。后来哥哥就带我回来了,并没有和他们过多接触。”
辛连目光有些深沉,“这风惊羽是皓天国的国师,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也是个谜一样的人。”
“爹爹,国师不是很厉害吗?为什么你说他是个谜一样的人?”辛梓瑶好奇地问道。“因为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知道他的力量有多强。他出现的突然,就那么成为了皓天国的国师,而且他的实力确实很强,强到让人无法想象。”辛连解释道。
“爹爹,你以前见过国师吗?”辛梓瑶期待地问。
“没有。”辛连叹了口气,“风惊羽是个神秘的人,他很少露面,大部分时间都在闭关。而且,就算他露面,也不会轻易让人接近。不然当初我也不会认不出来。”
“爹,国师不是应该住在皇宫吗?他怎么会来我们青辰国,还在赵爷爷家?”辛梓瑶疑惑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或许这中间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吧。”辛连的眼神闪烁着,他深深地看着辛梓瑶,“瑶瑶,你记住,有些事情,看起来越是简单,可能其中越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有时候知道的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辛梓瑶点点头,她仔细回想着在赵爷爷家遇到风惊羽的情形。那个人,虽然看起来和蔼可亲,但总给她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爹,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辛梓瑶问道。
“我们不需要做什么。”辛连缓缓说道,“你和你哥哥继续像以前一样,该干嘛就干嘛。关于风惊羽的事情,不要和别人提起。”
“好的,爹。”辛梓瑶应道。她知道,她爹这么说是为了保护她们。毕竟,风惊羽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一切也是辛连凭借一个名字推测出来,要是那人并不是皓天的国师,那也会弄得尴尬。
“阿蓉,今天大壮把这段日子作坊的账本拿过来了,算了一下,还需要补三十两给村长家,但请大壮帮忙看这些虽然他把他自己的工钱算进去了,但我开头也和榆衣去看了,作坊并不差,你多拿五两银子作为谢礼。”
“家里银钱年前还剩几十两后面单那边也买了些东西,如果还需要贴补得多的话,那工人这里怕是有问题。”吴氏心里算了一下自家的经济状况才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