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连经书都未曾查看,就急于断定是伪造的,这不是欲盖弥彰又是什么?”
“您每日在经堂虔诚念经,应当清楚,抄写经书时大多会注明时间。而且,经书中的诗词歌赋,先帝也曾留下批注。这些铁证如山,难道也能造假?”
大臣们纷纷上前,拿起经书,从纸张质地、墨迹色泽,到先帝的批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
经辨认,这些经书纸张泛黄,墨迹渗透纸背,确是多年前所留。
诗词歌赋上先帝的批注,在场的老臣们也都能当场认出。
洛龙宇翻看了几本,脸色愈发阴沉,心中暗叫不好!
物证已然确凿,若再有人证,局面将彻底失控!
一股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太后铁青着脸,眼中闪烁着疯狂的怒火,吼道:“就算血书是丽妃所写,又能怎样?当年她为了争宠,不择手段,这血书分明是对哀家的恶意污蔑!她落得惨死的下场,纯属咎由自取!”
“来人,把镇南王、长公主,还有林渊拖下去,在宫殿门口就地处斩!”
太后已经彻底慌了神。
唯有杀了这些人,才能掩盖自己的罪行,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皇子和公主们都站在太后这边,纷纷附和。
就在宫廷侍卫准备动手时,突然,殿外传来太监扯着嗓子的高喊:“证人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大殿门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嬷嬷,迈着蹒跚的步伐走进来。
她身形佝偻,但眼神坚定,在大殿中央缓缓跪地,声音虽略显苍老却清晰有力。
“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太后瞧见来人,瞳孔骤缩,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失声惊呼:“刘嬷嬷,你……你怎么来了?”
此人是刘菊兰,自太后年轻时起,就一直贴身伺候。
数十年来,太后身边的丫鬟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刘菊兰留了下来。
如今在后宫担任正三品管事嬷嬷,位高权重。
即便如今年事已高,太后仍会与她倾诉心事。
刘菊兰对太后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
刘菊兰直视太后,声音中透着一丝决绝。
“太后娘娘,我来自然是为镇南王和长公主的母妃洗刷冤屈!”
“这些年,我目睹了太多的罪恶,内心备受煎熬。”
“如今,是时候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了!”
皇室众人满脸惊愕。
洛龙宇自然知道刘菊兰,对太后忠心耿耿,宛如磐石。
可现在,却遭受了最信任之人的背叛!
太后慌了神,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厉声喝道:“刘菊兰,这里没你的事,赶紧退下!否则,哀家定让你生不如死!”
太后的威胁,根本没用。
刘菊兰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太后娘娘,我已垂垂老矣,与太后年岁相当,没几年活头了。”
“我这一生孤苦伶仃,家人早逝,孑然一身,这些年,我罪孽深重,跟着您做了无数恶事,害死无数人。”
“许是上了年纪,又或是报应来了,这几年,那些冤魂时常在我眼前萦绕,折磨着我。”
“他们要我为他们申冤,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我不想带着罪孽离开人世,必须说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