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齐桓公很高兴,如约而至,谁知道等到两君相见,鲁闵公上前偷偷用手拉住舅父齐桓公的衣襟,私下告诉齐桓公,庆父和哀姜坑壑一气,杀了鲁国太子斑犯上一事告诉了齐桓公。
现在哀姜和庆父二人私通,大白天公然在鲁宫行苟且之事,国人无不愤慨。
而且他们最近将军中和城防,皇宫侍卫换了一遍,似乎有杀我自立的苗头,请齐侯救我。
桓公听完眉头一皱,心说鲁国谁当国君我不感兴趣,问题是鲁国不能再生乱了,因为这马上就要和楚国大战,一定得稳住鲁国政局。
于是齐桓公问道:“那现在鲁国大夫中谁最贤能?最有本事”。
鲁闵公回答说:“只有公子季友最为贤能,但现在他已因庆父逼迫,已经逃到陈国去了。”
齐桓公又问:“那你为何不把他召回重用?”
鲁闵公道:“我害怕召公子季友回来,势必引起庆父起疑 ,到时候只怕我小命不保。
我希望舅父出面,您提议让公子季友返回鲁国辅政,这样庆父也无可奈何”。
齐桓公道:“嗯!好吧!此事既有我作主,凉他庆父敢不从?”。
于是齐桓公当即表示,鲁国新君年幼,公子季友向来聪慧,也是鲁国公室子弟,现在即刻回鲁城辅佐鲁侯治理朝政。
鲁闵公回国后,于是将齐桓公的书信给了庆父,庆父也不敢得罪齐桓公。
于是鲁闵公便借口听从齐桓公之命,派人将季友从陈国召回,封为右相国 ,上卿,试图分掉庆父的权力。
庆父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和哀姜商议,这局势有点不对,你赶紧监视好鲁闵公,看他虽然年纪小,可是鬼点子多,哀姜点头,于是加派人手监视鲁闵公。
齐桓公为了下一步和楚成王争霸,不能让鲁国再次发生内乱,坏了自己大计。
他担心闵公地位不稳,小命不保,于是齐桓公特意派大夫仲孙湫前去出使鲁国,实际上是监控鲁国朝政,并让仲孙湫借此机会观察一下庆父是否真的有弑君的动向。
仲孙湫先是拜见了鲁闵公,鲁闵公这些日子已经被哀姜监视起来,他似乎知道庆父和哀姜已经对自己警觉,只怕自己性命不保。
鲁闵公见到仲孙湫只是痛哭流涕,不敢说话。仲孙湫知道事情不妙,于是又去见了公子申,与他谈论如今鲁国国事,公子申对答如流,有条有理。仲孙湫心中叹道:“这公子才是治理国家的好人才。”
仲孙湫见到季友,嘱托他要好好服侍鲁闵公和公子申,随后就道:“相国为何不早点下手将庆父除掉,确保鲁国不再生乱。
季友眼神一撇,只是伸出一只手掌向他暗示。仲孙湫当即就明白了,季友是说自己孤掌难鸣 ,庆父势力强大,自己无能为力。
仲孙湫道:“我一定将相国的处境回去禀告我们齐侯,来日鲁国若有难处,我们齐国决不会坐视不管。”
而庆父看到仲孙湫来到鲁国之后,先是见了鲁闵公,后来又和季友,公子申来往密切,于是顿感不妙,决定拉拢仲孙湫。
这日庆父携带贵重礼物前来拜访仲孙湫,而仲孙湫直接把庆父拦在门外道:“如果相国能够忠于国家社稷,不让鲁国生乱,那就是鲁国之福。
这也就是我们国君想要的结果,因为如今天下大乱,异地猖獗,齐国和鲁国当扛起大旗,拯救天下百姓,所以我们国君说了 ,鲁国安定齐国也深受其益。”
如果公子能够成全我们齐侯,鲁国平稳,就是支持我们齐国霸业,那我此次来出使鲁国,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所以这礼物我就不受了……。
欢迎阅读下一章,庆父二度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