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一看客套话说完了,该拿出真凭实学了,于是缓缓道:“国君不以亡国之臣,贱奴之身看臣,虚心下问,臣怎敢不尽心竭力为君侯解难。
你来看,我大秦地处雍 ,岐之地,这周塬岐山原本是周王朝龙兴之地。
现在周王室无法掌握,转而将它赠给秦国,这是上天在帮助秦国,使得秦国独霸西陲。
虽然大秦介于戎狄蛮族之间,时常要受到戎狄侵蚀,且无法与中原诸侯结盟对抗,没有盟友结伴抗狄。
但是大秦地域广阔,常年与西戎混战,使得民风强悍,兵强马壮,并且现在西戎四分五裂,他们全是部落联盟。
我们如果逐步一个个吞并他们西戎部落,占其地改以农耕火种,征用其民为士可以充盈军队作战,因为只要有土地,国君加以重视农耕,抚恤百姓,这样就可以增加人口。
有了人口就有强大的军队,这可是中原诸侯也无法与秦国竞争的优势。国君要用恩德安抚万民,用干戈武力征服蛮夷。
到时候我们大秦就可以占有整个西部边陲,然后凭借山川之险,雄视中原,在伺机而动寻机挺进中原,如此王霸之业就可水到渠成。”
秦穆公当即大声叫好赞道:“好……我得了百里奚,就如同齐桓公得了管夷吾!何愁我大秦不强大”。
此后秦穆公让百里奚登上自己的戎车,一路返回都城雍城,与那百里奚交谈三日,竟然冷落了夫人穆姬,二人讨论国事,君臣心心相印,相谈甚欢。秦穆公于是有了册封百里奚为上卿的念头。
此时前面出现一支队伍,原来是公子挚带兵前来迎接秦穆公,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公子挚前来给秦穆公汇报,自己出来的路上,正好遇到这个人在地里耕种。
我见此人红光满面,浓眉大眼,长髯飘逸不同凡响,只见他身体魁梧,四肢健硕,双手握锄耕地,每一下铁锄入地数尺,黄沙四起。
我就觉得此人定是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士,然后我让军士将他的铁锄拿来观看,但随从之中竟无一人能将铁锄搬动,更别提锄地了,可见这锄头有多重。
公子絷便询问那人姓名,黑汉答道:“他复姓公孙,名枝字子桑,原本是晋国公室子弟,当年晋献公诛杀公室诸公子,他是逃亡到秦国的,改姓公孙,也算是晋国国君的远亲。”
公子絷面带疑惑地询问道:“凭借着您身为公室子孙的尊贵身份,以及这身令人惊叹的本领和能力,怎会甘愿委身于这陇亩田野之间,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呢?”
公孙枝听后不禁摇头叹息,满脸无奈之色回应道:“如今之社会阶层划分明确,高贵者如公、侯、伯、子、男等爵位,而众人则被分为士、农、工、商各个不同类别。
像我这样的流亡王孙,哪还有什么所谓的身份可言啊!倘若无人向朝廷举荐,也唯有在此虚度年华,了此一生而已。”
公子絷听闻此言,目光炯炯地看着公孙枝,接着说道:“依我之见,阁下不仅孔武有力,而且身手不凡,若是能够驰骋沙场,奋勇杀敌,必然是将佐之才。不知您是否愿意跟随我前往秦国谋取官职呢?”
公孙枝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毫不犹豫地高声回答道:“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倘若真能有幸获得贵人的赏识与举荐,我自然心甘情愿地追随您前往秦国效力!”说罢,他便兴高采烈地与公子絷一同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
秦穆公听闻此言大喜,亲自上前接见公孙枝。只见秦穆公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之人,心中暗自赞叹其威武雄壮之气概非凡。
经过一番交谈考察,秦穆公对公孙枝的才华和能力深感满意,当场册封他为大夫一职。从此,公孙枝得以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开启了一段辉煌的人生旅程。
欢迎阅读下一章,五羖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