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愁眉苦脸说道:“我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了,还是首止会盟那件事,你们稍稍等我一下,我考虑考虑。”
孔叔气得一跺脚回答道:“如今情况危急,已经是朝不保夕,怎么还要等等,您到底等什么呢!国君?”
郑文公于是无奈之下,立即与齐国求和,要求和齐桓公结盟,齐桓公看到郑国服软,自己利益得到维护,于是接受了郑国的会盟要求,齐桓公正式决定在宁母会盟。
公元前653年,齐桓公、鲁僖公,宋桓公、陈国的太子款、来到宁母准备结盟。
而郑文公害怕得罪了齐桓公,要是齐桓公当众翻脸杀了自己,那怎么办,上次齐襄公就杀了郑国的郑子亹和高渠弥。
于是郑文公派郑国的太子华,代表国君前去宁母结盟,太子华对此颇为不满,自己父亲向来不喜欢自己,只怕是有废长立幼之心。
这次这么危险的事情,却要派自己前去会盟,这不是让我去送死,于是太子华带着情绪前去宁母会盟,于是就惹出事来了。
公元前 653 年的秋天,金风送爽,天朗气清。郑文公派遣了他的太子华作为使者,代表郑国前往宁毋参加会盟。
这次会盟对于郑国和齐国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双方都希望能够通修旧好,郑国可以重新获得强大齐国的支持和庇护,齐国能够拉回郑国入盟,继续抗衡楚国。
当太子华抵达宁毋时,受到了齐桓公以礼相待。齐桓公展现出了大国君主的风范,并没有刻意为难郑国或者这位年轻的太子。
整个会盟过程都在友好而庄重的氛围中进行着,各项议程有条不紊地推进。最终,会盟顺利完成,郑国成功地再次回归到齐国的怀抱之中。
然而,就在会盟即将结束、众人准备散去的时候,太子华的心中却泛起了一阵波澜。他那双原本平静的眼眸突然灵活转动起来,透露出一丝狡黠和野心。
原来,太子华对于自己的父亲郑文公早已心怀不满,这种不满并非一朝一夕所积累而成,而是由来已久。
因为太子华的母亲是陈妫,原本是之前被杀的郑国国君郑子婴的夫人,郑国当年内乱,郑子婴流亡陈国,最后郑昭公被高渠弥和郑子亹刺杀。
郑子亹和高渠弥随后又被齐襄公诱骗到幽地诛杀,祭仲派人到陈国迎接郑子婴回国继位,陈国公主陈妫嫁给郑子婴回到郑国。
没过多久郑厉公复辟成功,杀了郑子婴,这时候陈妫才不到十六岁,长得是花容月貌,当时还是公子的郑文公迷上了自己小婶子。
于是将陈妫霸占,最后郑文公坐上郑国国君,非常宠幸陈妫,于是便把陈妫扶正为郑国夫人。
没几年生下嫡长子姬华,当即被立为太子华,后来又生了一个孩子叫公子臧。
而如今太子华的生母陈国年老色衰,郑文公也是好色之徒,于是就不再喜欢陈妫,并且纳了很多妾室,又生了公子瑕,公子俞弥。
这样一来,太子华和母亲陈妫感到了郑文公开始疏远他们,一种威胁感避来,于是太子华就开始培植自己势力,想要提前夺取君位,以免郑文公将来废长立幼。
此刻,太子华看到眼前强大的齐桓公以及其身后庞大的齐国势力,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太子华的脑海中逐渐成形——他决心借助齐桓公的力量,提前登上郑国国君的宝座。
于是,太子华趁着旁人不注意的间隙,太子华悄悄地靠近齐桓公,压低声音说道:“齐侯啊,您是否知晓我们郑国为何会如此频繁地背弃盟约,甚至一度倒向那南方的楚国呢?这其中可是有着诸多缘由呐!”
齐桓公眉头一皱,拉住太子华走向旁边无人之处道:“何故……”。
欢迎阅读下一章,太子华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