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董宋被迫被黄袍加身,无奈之下于当年三月在洛阳登基,建立大武王朝。
大汉被彻底推翻。
大汉末代皇帝,因为觉得愧对先祖,自焚而亡。
同年,董宋在洛阳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武举和文举,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与此同时,董宋还宣布,大武王朝减税三年,全国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
在文化上,董宋还下令各地修建学校,让百姓们都有了读书的资格。
同时各地还新修了许多技校。
这些技校专门培养各种工匠,这些工匠在将来,将会成为建设大汉的基石。
军事上,董宋成立了五大军团,全民施行义务兵制。
各州适龄的年轻人,经过严格选拔之后参军。
参军之后,统一分配效力的地方。
原则上,本州士兵不在本州当兵。
外交事务上。
董宋登基不久,就派遣水师大将甘宁远征倭岛。
此行,董宋对甘宁下达的命令是,掠夺倭岛的财富和女人,消灭倭岛上的所有反抗力量。
董宋不会将倭岛一网打尽,全部屠戮。
但他会将倭岛圈养起来。
以后定期对倭岛进行洗劫,把倭岛变成大汉的粮仓,用倭岛的女人来保证大汉的男人们,人人都能娶妻,帮助大汉提高人口数量。
另外,大汉南面的南蛮,选择了投奔大汉。
南蛮首领孟获,受到了董宋的亲自册封,被封为南大将。
南蛮首领祝融,则被董宋招进了皇宫,入驻后宫。
祝融也算是为两族的文明融合,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大武王朝建立的第二年。
大武王朝南方军团第二军在孙策的带领下与孟获的南蛮军,一起横扫了东南亚,屠戮了十几万人。
同年,孙策和孟获向西杀进了印度。
印度三十万大军被孙策三万大军打败。
其中孙策麾下大将马忠,更是创造了带领两名亲卫,打败印军一万余人的奇迹。
成为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印度三十万大军被打败之后,印度皇室宣布,他们受到了佛的指引,需要向大武王朝投降。
印度的三百多位公主,被孙策带回国内,董宋将这些公主赏赐给了虎豹骑的士兵。
与此同时,孙策还从印度劫掠了大量的金银之物,还有海量的粮食。
有意思的是,孙策对于印度而言,明明是侵略者,是劫掠者。最后却受到了印度皇室的追捧和欢迎,印度的佛门更是给孙策塑造了金身,把他和董宋一起当成了神明。
在印度,孙策和董宋反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大武王朝成立的第三年。
有罗马使者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抵达了洛阳。
这也代表着东西方两大文明,开始了第一次有效的接触。
然而这一次的接触,结果却让董宋大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