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终于来了。江婉一个机灵清醒了,终于说到今天的主题了吧?
“回娘娘的话。”余夫人抢先说:“是啊。为这都准备四年多了。这孩子也有决心,十一岁就考得了女童生,她们女学就她一个考上童生了。先生都说婉婉读书用功,也是个读书的材料。”
哈?是从六七岁开始读书没错,但要说准备了四年多,那就有点夸张了。还有就是那位先生说我用功了?我啥时候是个读书的料了?江婉有点怀疑,这说的是我?
太后迟疑了,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掩饰下心里的不安。继续道:“婉婉自己还想考呀?你自己说。”
废话,不想考我参加县试府试是干什么呢?恭恭敬敬道:“回娘娘的话。臣女自也是要考的,朝廷给我等这样的机会,我怎么能放弃?考上举人就可以做官,等我授官后定要好好为国、为陛下出力。”
太后又被憋住了:人家有上进心,还要忠君爱国,作为太后除了鼓励还能说什么别的吗?说别的合适吗?
合不合适不是关键,朝廷还能缺了做官的人?但要是侯府一家就出个童进士再出个女举人,作为亲家的余国公府会不会有拉拢以后得朝中栋梁的嫌疑?作为太后娘家亲戚的侯府,会不会因为家里能人辈出就生出不臣之心?
要看大局,要有大局观啊。太后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