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令墨走了,江婉的女子学堂开始招生了。
生源都差不多都是来自祠部司下属的庵堂里,祠部司的女孩子十二三岁就开始说亲。快的十二岁慢的也就是十四岁也就出嫁了。之所以嫁的早,仅仅是为了省成本。
启国这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这年头把孩子扔到祠部司或是寺院庵堂门口的,如果不是女孩子那大多数就是身有疾病的男孩。而且多数情况都比较严重,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活下来的机会很小。
所以祠部司里男孩子不多,不多的男孩子到了十四岁能自食其力的也少。说是十四岁就打发出去,但真遇到智力有问题,或是的确无法自己谋生的男孩,寺院也不会把他们赶出去,只能在寺院里做些粗活,聊以为生。
女孩子被家里扔出来的多数年纪很小,有些身体不好的也无法活下来,在庵堂里养到五六岁就开始帮着干活。到了十一二岁就开始说亲,除非问题太严重,否则都是能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嫁出去。
但嫁出去的女孩因为本身的问题,夫家多数家境不好,遇到好人家还能同甘共苦。遇到像江婉看到的那个嫁到凶恶婆婆家里的女孩也不在少数,但没有娘家撑腰,真的只能是等着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了。
祠部司不是不想出声,但出声又能怎么样?领回来?谁养活?明知说了没用,搞不好还会起反作用,那就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是两眼一闭全当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