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初十到了,一大早,春琼就感觉大理寺格外热闹,陆陆续续有人走动的感觉。
辰时一刻,春琼收拾妥当后,抱着书本走向授课的屋子。一路上,不断有捕快和衙役恭敬地向她行礼问好,眼中满是钦佩。
走进课堂,推开门,只见屋内早已坐满了人,四五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她,瞬间,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春琼微笑着走上台子,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庞,试图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
“各位同僚,今日能与大家相聚在此,一同探讨绘画在办案中的运用,是春琼的荣幸。”春琼的声音清脆,在教室里回荡。众人纷纷起身拱手回礼,表达着对她的尊重。
她先从最基础的线条理论讲起,拿起画笔在纸上演示着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台下的画师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低头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捕快和衙役们虽绘画基础薄弱,但也听得十分认真,他们深知这些知识在日后办案中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讲到如何捕捉人物神态时,春琼叫了门口守门的两个差役,“两位大哥,可否站在此处给我们当个模子?”
两差役同意后,春琼铺开纸张,准备开始画像,“诸位请看,台上两位大哥,身高体型都相似,但神态各不相同,左边的气质更加温润,眼神清亮,皮肤状态更好,应是家庭条件不错。右边这位面部线条更为硬朗,眼神中透着风霜,双手粗糙且布满老茧,想必日常劳作繁多。”
春琼抬头又看着台上的两人,继续道,“从神态来看,左边的差役面带微笑,神情松弛,说明他心态平和,工作应较为顺遂。右边的大哥微微皱眉,神色间带着几分疲惫,或许近期家中或是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
春琼一边说着,手中的笔也没有停下,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两人大致的轮廓。底下的画师、捕快和衙役们都屏气敛息,眼睛紧紧盯着她的笔尖。只见她先描绘出左边差役圆润柔和的脸部线条,着重刻画了他微弯的眼角和上扬的嘴角,将那股温润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又迅速转向右边差役,下笔更为干脆有力,突出其硬朗的下颚线条,加深了眉眼间的阴影,将他的疲惫与风霜之感跃然纸上。
“绘画时,我们的笔触要根据人物的神态特征来调整。柔和的神态,线条也要轻柔;而坚毅或是疲惫的神态,线条则可稍显粗重。”
春琼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台下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有人小声议论,对她的见解表示赞同。
画完轮廓后,春琼又开始细致地描绘两人的五官。她先是精心勾勒出左边差役明亮有神的眼睛,用细腻的笔触画出眼中的神采;随后,在画右边差役的眼睛时,刻意加深了眼睑下的阴影,让眼神看起来更加深邃而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