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方菲就介绍了遥感数据应用中心这个项目。
按照她的预估,行政审批这一块的手续,应该在六个月之内全部办完。
当然,她说的只是京城这一边的手续。至于星城那边的,那不是她要考虑的。
方菲看了看李怀节,在会上透露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她说道:“根据多个渠道传出来的消息,国家有意要在全国范围内,建造5到7个这样的大型遥感数据应用中心。
这些应用中心都有各自的侧重,为今后链接高密度低轨卫星,实现6G无线通讯打基础、做准备。
然后,我找人打听了下,低轨卫星的制造、发射和维护,相对于中、高轨卫星来说,各方面的技术要求要低很多。
以我国目前航空航天的技术实力,是很容易做到的。”
齐秋云立刻反应过来,“方总的意思,我们嵋山把遥感数据应用中心建好之后,下一个可以申请国家扶持的项目就是低轨卫星的发射、运行和维护?”
方菲被齐秋云的这个单刀直入给整不会了。
齐市长,咱们真不是很熟的,这么直接真的好吗?
而且,这个低轨卫星的发射、运行和维护项目,目前来说还只是在酝酿。
只能说,发展方向是这样,谁能保证这个项目能落地?又在什么时间落地呢?
一时间,她就有点尴尬。
李怀节听到这里,也有点哭笑不得的看着齐秋云,为方菲解围道:“秋云市长,低轨卫星这一块咱们还是先把它放在心里头吧!
目前应用中心这一块的大问题就不少呢!
刚好方总也在,我这里有一个我们马上就要面对的人才问题,要和大家提一提。
今天早上,方总的助理员跟我们说,贵公司通过教育部留服中心,和麻省理工数字实验室的团队有所接触。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但不可否认,教育部‘春晖计划’的人才政策,对具备卫星数据全链条处理经验的顶尖专家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
这些在美国一年很轻松就能拿到百万美金高薪的顶尖专家,一般情况是不可能到国内来拿一百万元人民币年薪的。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还要请你们三位多想想办法了!”
齐秋云看了看方菲和刘连山,率先表态道:“我只能说,我会尽力去说服省委领导,亲自帮我们跑人才引进政策。
至于结果怎么样,我没办法保证。”
齐秋云的这句话,完全暴露了她的底气,在人才政策这一块,真是虚到不能再虚了。
方菲看了看刘连山,表态道:“麻省理工那边,有三四位对我国有特殊感情的顶尖专家,正在同我们保持着联系。
但是,哪怕是出于他们的安全和利于政治审查这方面的考虑,我们给出的政策也应该要比他们在美国的现有待遇好一点。
这种情况下,教育部留服中心能做的就很少了,需要国家特批。”
方菲没有继续往下说,也没有必要继续往下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方家是不可能找国家要这种政策的。
刘连山看了看,发现大家因大会成功举办的高涨情绪,在这个时候有些低落,就笑着说道:“不要灰心嘛!
秋云市长找省委领导汇报我们的困难,这是必要措施。
先不说省委领导会不会帮着我们跑政策,假如领导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再说了,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李怀节副书记,一直在推动的是秋云市长,我这儿一直在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