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御天殿侧室。
鎏金兽首香炉中青烟袅袅,玄色龙袍在晨光中泛着幽暗的光泽。
那人抬手整了整十二章纹的衣领,在等身铜镜前缓缓转身。
镜中映出黑金相间的朝服,每道金线都在晨曦中流转着威严的光晕,九龙纹样似要破帛而出。
\"陈纯。\"低沉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两日限期已至,内阁可曾议定钦差卫队封赏与校事府建置章程?\"
侍立多时的老太监疾步上前,拂尘微颤:\"禀陛下,校事府一事,诸位宰相还是为难!\"
\"呵!\"
镜中人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袖间龙纹随动作泛起金光,\"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小算盘响,还是大闫的法度明。恩赏之权,岂容臣下置喙?\"
昨夜下榻西华宫中,安妙衣那番剖白犹在耳畔。
\"上朝。\"
玄袖一振,\"朕要看看今日早朝,还有谁敢拦这封赏之议!\"
\"老奴遵旨!\"
此时御天殿内,鎏金蟠龙柱间香烟缭绕。
户部尚书姜璟凉一袭深绯色官袍,双手微拢于袖中,肃立于丹墀右侧第二位。
在他身前半步之距,唯有吏部尚书吴笑愚的身影巍然不动。
\"牧之兄。\"吴笑愚忽然微微侧身,手中象牙笏板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玉色。
\"今日钦差卫队入觐,陛下必重提校事府之议。”
“此事关乎朝纲社稷,天下百姓,稍有不慎便是祸乱之源...\"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重锤,\"万望兄台持正守节,莫要松口。\"
姜璟凉,字牧之!
姜璟凉目光微动,略一颔首,玉簪上的青缨随之轻晃:\"希文公苦心,璟凉省得。\"
吴笑愚曾在灵州城东的白鹿岗上结庐讲学,后得士绅资助,创办希文书院。
三十年间,书院培育人才无数,更汇集天下典籍三万余卷。
每逢讲会,大江南北的学子负笈而来,竟使灵州客栈为之一空。
故天下士林尊称其为\"希文公\"。
其手书\"明德至善\"的匾额至今高悬书院正堂,笔力遒劲如龙翔九天。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净鞭三响,朝会开始,殿中文武分列两旁。
伴随着鸿胪寺卿的宣导,纷纷向天寿帝大礼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声山呼,声震殿宇,却只是躬身长揖,无人下跪。
依大闫祖制,朝会只行揖礼,不兴跪拜。
此刻御天殿内光影交错,尽显匠心。
晨光自殿门与穹顶天井倾泻而下,将丹墀下的群臣照得纤毫毕现。
帝王端坐龙椅,目光所及,连官员袍角微颤都一览无余。
而臣子们抬头瞻仰天颜时,却见御座隐在殿内幽暗之处。
九龙金椅虽在,天子面容却笼罩在朦胧光影之中。
唯见冠冕珠旒微微晃动,平添几分天威难测之感。
根据朝议规制,渝州赈灾之功当依礼制表奏。
首推圣天子洪福齐天,次颂列祖列宗庇佑。
需由翰林院撰万言贺表以告天地。
待这些虚礼完毕,方论及实务封赏。
洛子商在殿外玉阶下已候多时,等得脚都麻了,才听得殿中传来宣召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三皇子姬天麟、承政御史冯曜、镇武司镇抚使陆离歌等有功臣工,即刻入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