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
饶是郭嘉猜到袁术派纪灵打黄忠可能和戏志才火荀彧有关,此时听到张幕的话,也是不由怔了一下。
张幕难道发现了什么确切证据?
“主公,此事为何会和志才和文若有关?”陈群一头雾水的问道。
顾雍也是一脸疑惑之色,眼巴巴看着张幕。
两人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智商被主公和郭嘉按在地上摩擦,差的如此之远。
他们连郭嘉如何断定纪灵和张勋的目标是张幕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联想到此事和荀彧以及戏志才有关系。
不过这其实可以理解。
武将游侠等可以分为绝代,绝世,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这是按照战力分,或许细称为战将!
个人武力并不代表一切,孙坚和吕布单挑未必能撑得过五十个回和,但统兵对战却屡屡取胜,这便是统帅,排兵布阵之能。
周瑜武力比起孙坚和孙策更是差的很远,但兵法用兵却更加厉害,哪怕绝代武将都不敢小觑。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韩信和项羽。
除此之外,武将还擅长骑射如赵云,擅长步战如典韦许褚,擅长水战如周泰,还有山地战黄忠,等等。
武将如此,文臣也差不多,比如顾雍和陈群两人都是丞相之才,和郭嘉一样都属于当世超一流,但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不相同。
谋分奇谋(阴谋)和阳谋,郭嘉在奇谋上必为超一流顶尖,但在治政上,大概只是一流,在管理上甚至更差一些。
在阳谋稍微欠缺一些却也会用(十胜十败论,可见眼界!)
而顾雍在人员管理上,因地制宜和治理上绝对是当世顶尖,至于谋略可能只是一流甚至二楼。
陈群擅长是法,类似秦朝商鞅李斯等等。
各有所长,在不同时候表现起来便会有差距。
“元叹,长文,你们没想到也属正常。”
“吾能想到其实还有一点运气!”
张幕还没有回答两人问题,郭嘉先一步来到他身边,招呼顾雍两人过来,然后指着桌子上的地图说道:“你们看地图便明白了。”
顾雍和陈群立即将注意力放到地图上。
下一瞬,两人一惊。
他们从没见过如此详尽的地图,不仅刻画出了大汉十三州,每一个郡,每一个县的位置,包括河流山脉和分部地方势力都十分明确,还有北方异族,丝绸之路,更西方都有。
不过他们到底不是一般人,在短暂惊讶后便将心中的震撼暂时压下,转而开始关注郭嘉所指的位置。
是涡河,淮河以北的一条支流,贯穿豫州,从陈国扶乐一直到九江郡最北边义城。
郭嘉指的位置是城父县,可以说是汝南境内东部最北边县城,紧紧贴着涡河,有很大的渡口。
“原来如此!”
将整个地图看完后,顾雍和陈群心中也是了然。
“袁术主力在南城,汝南郡只是名义上属于他,因为其中很多县城的县令县长,还有汝南太守,黄巾军们都献上了降表,可其本身主力并未入驻其中。”
见顾雍和陈群已经了解,郭嘉开始分析起来。
“南阳郡属于荆州,在最北边,再往上便是司隶,由董卓掌控,东北是豫州颍川郡,倒是属于袁术势力范围,但是再往东便是陈国。”
“陈国国主刘宠十分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当年黄巾军起义后郡县官兵弃城逃走,他亲自征兵自守卫,保颧骨不适。”
“后来天下饥荒,诸王侯都不再享有租赋还反屡遭抢掠,,只有陈国仍很富强,邻郡百姓纷纷前去投靠,如今已经拥有部众达十余万人,不可能归附袁术。”
“如果袁术直接走水路,则军队必定会经过下蔡,被周都尉第一时间发现。”
“而南阳城和汝南郡郡治平舆县成一条直线(纬度)。”
“也就是说,张勋和纪灵不可能绕道,而期间没有一条直通的水路,他们只可能从南阳城出发一路往东走,期间经过上蔡,平舆固始等县城,陆路水路数次转换才行。”
“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主公看的那百艘船,是他们在涡河附近重新找到,而符合条件的....”
“只有城父县!”
为什么只能是城父县?
因为城父县一直都是袁家自留地,县令一直都是袁家门生在做,目的是控制这处上流渡口,并且打造船队。
张幕看到的那百多艘战船,目前除去朝廷外,也就袁家能够拿的出来。
而城父县上游便是沛国最西边县城,同样有着渡口的州治所在,谯县!
那么问题来了。
张幕是在下城父寨到章华台这段区域遇到袁术军队,等于说他们跑到下游来了。
这算怎么回事?
袁家在城父县登船,要打谯县,不应该去上游吗?
周昂和周喁都谯县,袁术军为什么背道而驰?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他们的目标不是谯县,而是山桑县,准备以那为基点,进攻铚县,竹邑县,最后直指沛国郡治相县,打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