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简单的跟叶瑾寒解释了一下何为蜂窝煤,简单来说就是把煤炭做成像蜂窝一样的煤球。
煤球里面的密密麻麻的小孔就像蜂窝一样。
经过李云志的解释,叶瑾寒对所谓的蜂窝煤倒是有了具象化。
“这蜂窝煤朕是理解了,可是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
李云志笑着解释道:“人之所以会煤炭中毒,是因为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种叫做一氧化碳的毒素所引起的。
这蜂窝煤是上下透气的,再加上粘土和助燃剂配比,一定能保证这蜂窝煤充分燃烧,只要注意通风这中毒的概率几乎就不存在了。
陛下,微臣记得京城外就有好几座煤矿,现在才是深秋时节,大量组织人手前去开采还来的及。
到时候这煤球制作成功了可以在大魏范围内进行售卖,对于国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可以让许多人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对于参与开采煤矿的老百姓工钱可以给的高高的,这可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李云志的这个建议确实是不错,对三方都有利。
叶瑾寒稍加思考便同意了,当即就下了诏书命工部抓紧开采和制作蜂窝煤。
至于技术方面让他们有不懂的就请教李云志。
李云志不知不觉又给自己揽了个大工程,当然这件事是他自愿的。
一转眼就到了冬天,果然如李云志所料,这个冬天比往年都要冷的多。
而西北一带刚进入冬季就开始下雪,一开始雪花比较小,大家伙都没在意,直到后来越下越大,有雪灾的倾向。
好在他们早就收到了朝廷的通告,准备了充足的过冬的物资,而且朝廷还新推出了一款蜂窝煤,价格便宜还耐烧,许多人都纷纷抢购。
这个冬天对于大魏朝的臣民来说日子倒是没这么难熬。
这也是大魏自建国以来,冬日里伤亡最少的一年。
还有边关的将士们在入冬之前李云志便让加坊制作了大量的贴身穿的羊毛衫和羊毛裤,虽然天气依旧冷,但是对于这些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来说已经算是相当暖和了。
最主要的是这羊毛制作的衣服轻便,穿上之后不影响他们的正常训练。
这可把军中上下的将士们给高兴坏了,个个都喊着朝廷英明,陛下是有道明君。
后来历史记载,大魏惠宗四年冬,适逢天灾,西北罕降大雪,半月不止,因朝廷早有通告,准备充足,竟无一人死伤。
转眼间就临近年关,朝中的大臣们也忙得脚不沾地,各部门要进行年底结算,还要在年前处理完这一年遗留下来的事务。
反倒是李云志成了最清闲的人了,边关无急报,朝中无大事,都是一些请安的折子。
李云志只捡了几道有代表性的送了上去。
叶瑾寒也忙碌了一年,看着桌案上越来越少的折子,他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灿烂了。
不过李云志还有一桩大账没算呢。
所以这天他抱着账本匆匆来找叶瑾寒。
叶瑾寒看了他一眼后问道:“你怀里抱的是什么?
这都年底了,就连请安的折子都没几份了,你不会又给朕找了一堆事情干吧?”
叶瑾寒是真想休息了,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话一点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