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议。”
殿中,荀彧,卫觊,羊衜等人起身附和。
如今,大汉治司,雍,并,凉,幽,冀,青,徐,兖,豫,夷,檀,武,营,瀛,肃,荆,扬,益,交,共二十州。
南地的战事,还未彻底停止。
但,营州的分化势在必行,不能使一州独大。
“当得。”
刘牧翻看着呈递的奏章,沉声道:“尔等先定下章程送入门下议政!”
“诺。”
众臣卿躬身大拜道。
刘牧扫过朝堂,蹙眉道:“田卿行至何处了?”
“从瀛州归。”
“已经前往肃州了。”
满宠起身恭敬道:“臣等劝谏其归朝,然田令君言,纵是新设之州,亦是大汉疆域,臣子代天巡疆,焉能言苦,故无能劝其归朝!”
“让他去吧。”
刘牧合上奏章,轻叩着桌案道:“工部,你们所行之事可有异?”
“无异。”
卫觊恭敬道。
刘牧眉头微蹙,沉声道:“朕问的是度量衡,是火药,还有蒸汽机,可发生什么变化,或研发停滞不前。”
“臣不敢欺瞒!”
卫觊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笃定道。
“那便好。”
刘牧思忖道:“满卿,传各处监州,察天下异事。”
“臣遵诏。”
满宠作揖恭拜道。
“荀卿。”
刘牧安排道:“你与六部合议安民之诏,择日送入谏议尉审诏!”
“臣遵诏。”
荀彧起身恭敬道。
“诸卿。”
“今日之事暂且如此。”
刘牧揉了揉眉心,沉声道:“这几日,朕要处理羁押的国事,待理顺朝政再宣廷议,另外李卿留下。”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众臣卿,神情异常,尽皆欲言又止的退出千秋万岁殿。
他们心中有诸多疑惑,可宗老刘洪不言,李意更是闭口不谈,又不能问刘牧,只希望来日有天子之诏发入各府解惑。
刘牧望着殿中的李意,询问道:“可知中兴四剑去了何处?”
“陛下。”
李意不假思索道:“臣与元卓先生推演,中兴剑携列宗之运入了大汉四疆大地,而使赤霄开天引气之时,稳固天下山河!”
“如此?”
刘牧思忖道:“赤霄,入了大业?”
“是。”
李意望向帝陛,欲言又止。
刘牧摩挲了一下大椅,沉声道:“朕明白了。”
“陛下。”
李意起身行于殿中,恭拜道:“那一日,猼訑驮日衔月撞入天地,虽然被击了回去,但天地有变,恐有异常之人降临,以平天地失衡之事!”
“诸夏争运。”
“外邦争信仰。”
刘牧眸子开阖之间,迸敕出滔天戾气,漠然道:“朕不在乎来多少人,更不在乎会死多少外邦野神,只求大汉万年。”
“臣谨记。”
李意双手敞开,再合大拜。
“且去吧!”
“朕需要理一理思绪。”
刘牧摆了摆手,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按照他的想法,开天引气,天地必然有变。
且异常之事与工业发展相悖,有兴,则有衰。
可是,工部并无异常,让他思绪有些离乱,更得重新考虑大汉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