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赵富贵大摇大摆地走进公堂,毫无惧色。包拯喝道:“赵富贵,你可知罪?”
赵富贵不屑地说:“我何罪之有?不过是娶个媳妇,这等小事,也值得大人如此兴师动众。”
包拯冷笑一声:“强娶民女,打伤他人,还敢狡辩!你眼里还有王法吗?”
赵富贵依旧嘴硬:“大人,空口无凭,他们有何证据证明是我所为?”
这时,展昭站出来说道:“大人,方才在来的路上,我已找到几位目击证人,他们皆可证明赵富贵强抢民女、打伤男子之事。”
包拯点头:“传证人上堂。”
几位证人战战兢兢地走上堂来,将赵富贵的恶行一一诉说。赵富贵见势不妙,开始慌了神,但仍心存侥幸:“大人,这些人定是被他们收买,故意污蔑于我。”
包拯一拍桌子,怒喝道:“大胆刁民,人证俱在,你还敢狡辩!来人呐,先打二十大板,看你还嘴硬不嘴硬!”
板子打完,赵富贵疼得龇牙咧嘴,终于低下了头:“大人,我认罪。”
包拯严肃地宣判:“赵富贵,你横行乡里,强娶民女,打伤他人,罪不容诛。判你入狱三年,赔偿受害人家属白银百两,以儆效尤。”
赵富贵被衙役拖了下去,女子和男子感激涕零,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包拯微笑着说:“你们且回去好好过日子,以后若再遇到不公之事,尽管来衙门找我。”
处理完此案,包拯又将心思放在等待朝廷对瀛州赋税一事的批复上。
没过多久,朝廷批复下来,同意减轻瀛州部分赋税。包拯大喜,立刻命人张贴告示,告知百姓这一好消息。百姓们得知后,纷纷欢呼雀跃,对包拯感恩戴德。
包拯看着百姓们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本府所做的一切便都值得。”
然而,包拯在瀛州的事务并未就此平息,新的挑战又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