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至关重要的证据,榆翔小心翼翼地潜出兵部。然而,他的行踪早已被人盯上。当他走进一条狭窄的胡同时,四周突然涌出一群刺客。这些刺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手中挥舞着锦衣卫的制式绣春刀,刀光闪烁,寒气逼人。更让榆翔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的刀法中竟夹杂着关外游牧民族的狠辣与凌厉,显然绝非普通的刺客。
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就此展开。榆翔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与刺客们展开殊死搏斗。在激烈的厮杀中,一名刺客被榆翔击毙。榆翔上前揭开他的面巾,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这名刺客竟然是已“战死”的喜峰口守将朱国彦!从朱国彦的怀中掉出一枚腰牌,正面刻着“东厂缉事”,背面却是满文“巴图鲁”(勇士之意)。这一发现让榆翔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怀揣着证据,榆翔满怀希望地来到乾清宫,求见崇祯帝。他本以为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然而事情却并未如他所愿。崇祯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对榆翔呈上的证据视而不见。
“王洽是朕的股肱之臣,岂会通敌?这些定是建奴的反间之计!”崇祯帝的声音冰冷而决绝。
“陛下!”榆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泣血,“孙老以死明志,岂能有假?”
然而,崇祯帝却不为所动,愤怒地拂袖而去。当夜,榆翔就被东厂软禁起来。在阴暗潮湿的狱中,榆翔满心绝望。但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一张字条:“欲救大明,先除阉党。孙老遗书未完,证据在……”这张字条就像一道微弱的曙光,重新点燃了榆翔心中的希望。
被囚禁在狱中,榆翔并未放弃。他静下心来,仔细参悟孙承宗遗书的深意。他用狱卒送来的饭菜汤汁,在墙上画出一幅大明疆域图。在这幅图中,九处关隘被特别标注出来,仔细一看,竟然暗合《孙子兵法》中的“九地”之说。
“原来如此……”榆翔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孙老早料到今日之局。”
就在这时,窗外一只信鸽掠过皎洁的月色,轻盈地落在窗台上。榆翔定睛一看,信鸽的爪上系着一封写有“高阳”二字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