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书信在这,您自己看。”
黄忠没有回答,而是拿出一份吴尚所写的书信递给张幕。
张幕伸手接过,漆黑瞳孔中闪过疑惑之色。
有没有杜小秀娘这给人,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还要专门写一封信说明情况?
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嗯?”
张幕打开书信,随着其中内容后,眉头渐渐舒展。
杜小秀娘并没有事,并且还很好,最近还在铚县出了名。
吴尚写这封信是为了告诉他杜小秀娘生有异色,也就是长得绝美,已经在铚县传出风声,甚至有不少大户去找秦宜禄提前,但都被后者以自己只是朋友为理由拒绝。
杜小秀娘年芳十四,也还未到出阁年纪,即便到了也该有其自己决定,而吴尚在信中好好夸赞了杜小秀娘一番,还隐晦表示张幕可以收只做一房妾室。
“真是我的好部下啊。”张幕默默藏起书信。
原本他对杜小秀娘只是有些好奇,毕竟是貂蝉的妹妹,他堂堂正人君子,难道会兔子吃窝边草?
什么大桥小乔双胞胎,什么蔡瑈黄月英是姨甥,他都没想过。
可能让吴尚冒着被其他人指摘谄媚的风险提及,说明杜小秀娘颜值确实不低。
那必须得见一见。
嗯,只是见一见,毕竟未来小姨子嘛。
“汉升,传令吴尚,命其率领一百士卒护杜小娘子南下寿春,铚县县长之位交由秦宜禄接任。”张幕对黄忠说道。
“诺!”黄忠抱拳领命,没有多问。
“嗯!”张幕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汝这段时间多收集鲁国境内信息和兖州济阴郡内情报。”
“汝如今是讨逆将军,鲁国也是豫州之一,找个合适的机会进驻,然后派兵把守关口,至于济阴,若有黄巾作乱,你再带军前去清剿,只要人口,不占地!”
有了高览和荀谌坐镇沛国,张幕决定放开手脚让黄忠带兵出去扩张,首先是将豫州尽可能多的掌控住,至于兖州则是先等一下。
曹操和袁术必有一战,此前不急做什么。
“诺!”
黄忠领命。
................
张幕离开黄忠身边,转而瞬移到宛陵附近,来到郭嘉身边。
“主公!”郭嘉和鲁肃作揖。
张幕背负双手,点头问道:“奉孝可有良策让这些山越吃败仗,但不要造太大杀戮。”
张幕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也不会圣母心泛滥在这个时候加民族概念,可山越和北方各个胡族有本质区别,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六国遗民,也是炎黄血脉。
这些人有山贼,有豪族盘踞山头隔绝外界交流而自行其是,所以不愿意遵守朝堂法度,还有一些则是保留着春秋战国传承,有自身一套体系。
但他们在文化方面也是汉族,否则后来政治中心南移,也不会如此顺利。
张幕出征以来,一直注重平衡发展,绝不竭泽而渔。
但凡麾下占领一个地方,他都没想过要离开,而是因地制宜,将这些地方化作能可持续发展的原产地。
宛陵是丹阳很长一段时间政治中心,附近居住的山越更多是争强好胜以及不服管教之辈,若是想办法征服,很快能成为一支丹阳劲旅!
出九江时,他派出五万军队,等占领了阳陵和芜湖分别出征丹阳和故障时候,他还是能调动五万大军。
每占领一个县,他都会招募士卒补充损失,其中老兵守城,新招募士兵带走,一边赶路一边实战训练。
这一次托祖郎的福,在裕溪口一波暴富,周瑜和孙策分走一部分士卒,又有一部分镇守芜湖的情况下,郭嘉指挥的士卒还是有两万,相当于现在宛陵成为山越一半。
没错,宛陵成为围了四万山越士卒,否则周昕麾下也有一万士卒,不至于被打的龟缩在郡城中。
四万,几乎汇聚了周围所有山越的精锐,由此可见祖郎破釜沉舟的决心。
可现在祖郎已死,若是能让这四万士卒不敢和张幕做对,这对他后续统治丹阳有无穷好处。
“主公,您可难为嘉了。”
听到张幕的问题,郭嘉苦笑道:“大汉朝廷数百年来都没解决山越的问题,不知有多少谋臣武将镇守荆州和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