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对山越并不了解,一时间也想不出好的对策,还需要多了解资料,才能和子敬一起商讨出可行方案。”
郭嘉很自信,却从不自负。
行就行,不行他也不强撑,而是会直说。
让他现在想出灭掉四万山越的方法倒不是没有,只是有些毒,有些过于狠辣,会造成大伤亡。
可要想不造成巨大伤亡情况下打败山越,他完全没有头绪。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对山越知之甚少,说白了就是专业不对口,无法术业有专攻。
“看来只能等周泰和蒋钦抵达后,用阻拦尸体吓退他们?”张幕皱眉说道。
祖郎死讯传出,这些山越有可能会退,但也有可能不会。
因为近两年天灾频出,粮食减产,山越之民也受到巨大影响,一些部族因此陷入饥荒,而马上要入冬,到时候山中猎物变少,他们处境会更加艰难。
围攻县城是给祖郎面子,也是他们本身想要劫掠粮食。
郭嘉和鲁肃对视一眼没有说话,两人现在也确实没想到办法。
便在这时,一名士卒进来汇报:“军师,宛陵城内有人出城到访,声称是丹阳太守周昕的使者。”
“周昕使者?”鲁肃有些奇怪:“周昕这个时候派使者来做什么?”
随着他们这两万士卒抵达,山越已经停止对宛陵县城的进攻,集体驻扎到了西面地势更高的山地之中,四处分部。
现在的情况是四万山越在宛陵城西面和南面山脉上驻扎,随时可以再度发起进攻,而郭嘉和鲁肃率领军队在宛陵北面和东面河道上还没上岸,可以接应宛陵。
但也可能被山越半渡而击之。
不过宛陵城内派遣个把人出来绝对问题。
“周昕会不会是想现在发兵反攻山越?”郭嘉猜测道。
张幕在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何必为这种事情烦恼,直接召见使者问问便知。”
“即便周昕有什么计划,等了解再拒绝或者商议也不迟。”
“要是我预感不错,应该不是什么坏事。”鲁肃忽然说道。
“怎么说?”张幕笑问。
“只看周明府让春谷和芜湖投靠主公,便知他对主公没太多敌意。”鲁肃分析道。
“嗯!”张幕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等着吧,看看使者怎么说。”
须臾。
使者未至,张幕表情微微一变。
脑海中书籍自动翻阅起来。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徐州东海郡郯县人。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受到曹操的征辟,辗转数年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王朗?”
张幕目露诧异之色,显然是没想到能在这遇到王朗。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也就是杨彪父亲,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但在黄巾之乱时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之后三年,他都在家为师守孝直到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他才拜徐州治中从事,隔年便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而王朗最让张幕记得的事情,是他的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面生了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而这司马炎,字安世,乃是晋朝开国皇帝,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殖,使得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也就是说,王朗是晋朝开国皇帝曾祖父!
而这司马炎晚年又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而八王之乱,是五胡乱炎黄之最大原因!
“这周昕这么牛皮,居然让晋武帝曾祖父但使者?”
“话说,王朗怎么会在宛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