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网游 > 冒姓琅琊 > 第239章 王见王见王

第239章 王见王见王(2 / 2)

“剑出昆吾,必千锤以成器;玉生荆岫,终百琢而呈章!贤侄虽际有坎坷,然能养成如此才气,实乃家族之幸!族叔心中甚慰!但这杯酒,族叔不能饮。族叔惭愧呀!”

王揖说到此处,唉了一声:

“族叔初至荆州,对你哪里谈得上照拂?还是多亏你阿兄,你这杯酒,当先敬他。”

王泰马上道:“其实我——”

王扬朗声道:

“阿兄容禀!弟初至荆州时,虽知阿兄在此,然家门衰败,不敢贸然登访,以宗枝流远,飞伏异路,恐有攀附之嫌。阿兄不弃弟之鄙陋,通亲问,叙人伦,查谱牒,排辈行......”

“我我没查谱牒!”

王泰有些措手不及。

他这次赴宴,事先并不知道王扬在场,是王揖给他来了个突然袭击,直接上门说是自家人聚一聚,王泰不便推辞,只好跟着上车,到了地方王揖才说还有一个王家子侄,王泰问是谁,王揖还卖关子不说,说等见了就知道了,王泰抱着一丝侥幸,以为王揖说不定是带了哪个同宗小辈来,结果一看是王扬,顿时头皮发麻!

他不怕见王扬,但在王揖面前见王扬,这事儿就有点复杂了。

他祖父生九子,他父亲是长子,王揖是老五,虽说是嫡亲的叔父,但分家已早,可谓同亲不同心。更何况如今朝局晦暗,便是亲兄弟之间,立场都未必相同,叔侄之间,又怎敢交心?正如自己暗中投在竟陵王门下,王揖是不知道的,同理,他也不知道王揖现在到底怎么回事。

他这个五叔表面上优游度日,从容自在,但其实为人其实精明得很。不说别的,单说官运,就比自己通达许多。王融曾经有过一句戏言:“三真六草,为天下宝。七廉九锐,不如五巧。”

前两句是说书法,三叔的真书(隶的变体,当时又称今隶、楷书)和六叔的草书,并为至宝。七叔廉而不刿,小九叔豪锐气盛,但不如五叔妙巧。

所以当他“妙巧”的五叔把王扬引入宴席,他一下就蒙了。当场揭穿王扬?那小畜生肯定拖他下水;不揭穿他?那自己这算是给王扬身份证明了......还有五叔是怎么回事?他引王扬来是什么意思?他知不知道王扬底细?王扬那小畜生是怎么和五叔搭上线的?

王泰一肚子疑问,骑虎难下,连私下里试探地问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同席,还开家人宴,现在被王扬当场指出“查谱牒”,一时情急,脱口反驳。以前当着那群学子面和王扬以叔侄相称,就算日后有人问起,尚可推说是一时不察,被王扬蒙蔽。若是查了谱牒,还认了亲,到时王扬身份一漏,自己岂不成了包庇?

王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王泰:“阿兄,你查过了。”

“没查过!”王泰断然否决。

“你看你又忘了,你当时说你听闻我白虎道场论学,‘一战成名’,是‘大喜过望,与有荣焉’。赶忙打听,是族里哪一支出的‘青年才俊’......”

王扬说到这儿一顿,向王揖解释道:

“这是阿兄勉励的话,侄儿是不敢这么自夸的。”

王揖连连点头:

“知道知道,你是最谦虚的了。”

王泰:???

他忙解释道:“我是那么说,但没真打听——”

“打听了!阿兄你曾经在司徒府任职,帮司徒府参军贾渊修过十八州士族谱,和义兴的几位同宗都有书信往来。所以你就给他们写信询问,结果他们没听说过我。你说没听过也正常,譬如‘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许是‘我在家乡久伏,到荆州才高飞’......”

王扬又是一顿,向王揖解释道:

“这是阿兄抬爱的话,侄儿是不敢这么自诩的。”

王揖频频颔首:

“知道知道,你是最内敛的。”

王泰:!!!

王泰又尴尬又纳闷儿,问道:“五叔,你之前认识他吗?”

王揖坦然答:“没有啊。”

“那你为什么说你知道......”

王揖一叹,缓缓开口道:“所谓......”

然后,

突然就没声了。

王泰仔细听,

没听到。

再仔细听!

还是没听到!

??????

王泰一时间竟陷入自我怀疑中!

他是说了什么我错过了吗?

王扬一嗟,徐徐启唇说:“白头如新——”

王揖眼眸一亮:“倾盖如故。”

王扬轻叩案几:“聚散如露——”吟罢饮尽杯中酒。

王揖微敲桌面:“相知不负!”言毕倾尽盏中酿。

两人互示空觞,相视而笑。

王泰满头问号:到底谁俩是真叔侄???

——————

注:王揖和王泰父王慈都王僧虔的儿子。《南齐书》只记了王僧虔五个儿子姓名,按照南齐书的顺序,最后一个记的儿子叫“第九子寂”,则说明其至少有九子。《南史·王彬传》云:“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故知王志是老三,王彬是老六,所以王揖的儿子王筠曾经写过一篇《为第六叔让重除吏部尚书表》,收在《艺文类聚》里,就是替王彬写的。

王揖排在王志后,在彬前,介于三六之间,或四、或五,我设定的是五,但未必合于史实,说不定是老四。

s.荔枝之运与食,起源甚早:东汉时“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东观汉记》)王逸有篇《荔枝赋》,就是大赞荔枝,说它“超众果而独贵”。

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南方草木状》)

又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今以荔枝赐将吏哙之,则知其味薄矣,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艺文类聚》)

南朝时刘霁写过一首《咏荔枝诗》,其中有句:“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所谓“自远致”,就是来路遥远。

最新小说: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